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房产/置业楼间距地震通透感绿化买房高汉明 |
(本文参加了堂堂网“置业理财经验谈”)
高汉明
有的开发商为了获取最大利益,拼命将房子“拔高”,缩小房子之间的楼间距,但也有开发商极富责任心,注重小区的品质,注重创造更优良的居住环境,将楼间距做得很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超宽楼间距,无论从防止地震的灾害,还是从阳光、通透和节能方面来说,都有极大的好处。
超宽间距,减少地震的灾害
去年10月27日前后,湖北随州多次发生地震。这次地震震级不是太大,却损坏房屋数千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规系副教授万艳华认为,只要楼盘按照抗震要求建设,是可以减少抗震灾害的。楼盘不选择软土层,或者容易沙化、液化的地段,不建在地下断层上,不建在过陡的坡度上,断裂和倒塌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地震不可避免,但楼盘在设计上如果有一些预防措施,就能减少灾害。万艳华说,要防止地震的灾害,通常对建筑的间距提出要求,间距越宽,越可避免建筑倒塌时造成对人、物的伤害。临街的、道路两边的建筑,相应要求路面更宽。按照国家制定的抗震标准,房屋倒塌之后,要留有4.5米的紧急疏散通道,不能把路堵住,以利人员疏散。楼盘里面也要有适当的疏散场地,方便就近疏散。
万艳华认为,其实,楼盘之间超宽间距的空地,用来修建的绿地也可以在地震来临时避难。绿地不光有景观、绿化的功能,还可以有防灾、避难的功能。日本一次发生大地震,当时在建筑物里的人们,生还的极其少,但在室外绿地上的人们,大多都生还了。
超宽间距,有通透感
超宽楼间距,牺牲掉的是开发商的开发总面积及其带来的开发利润,但整个楼盘的品质在私密性、空间感、阳光感、通透感、奢华感和舒适感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提升。
具体来说,超宽楼间距,能够带来大院落,减少和邻居们的横向干扰,使居住环境更为宁静;可以压缩进深,增加面宽,使居室的采光通风性大大提升;不会有“握手楼”之间的对视问题,最大程度提高居住私密,业主的一举一动不会再被邻居一览无遗。
超宽楼间距,增大了私家花园面积,更有独户感和天地感,视野开阔,令人心情舒畅。超宽楼间距,还意味着使用功能和使用自由度被扩大了,意味着生活标准和舒适感受被扩大了。
其实,超宽楼间距拉大的不只是空间上的距离,更能让业主深切感知的是身份的尊崇感。
超宽间距,达到节能效果
武汉夏天天气干燥,气温太高,让人难以适应。如果楼盘是“握手楼”,或者楼盘之间间距比较窄,居住起来会更热,而且低楼层住户一年四季难以见到阳光。
如果超宽楼间距,户型设计为南北通透型,夏天一走进门,会有阵阵凉风吹来,很是凉爽。加上外墙外保温、节能门窗、双层中空玻璃的设计,有效地将室内与外界隔绝,真正可以做到冬暖夏凉,安静惬意。
从节能方面来说,超宽楼间距,还可以将景观浓缩到庭院中,既可种高大的乔树也可栽灌木,绿化节能效果更好,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冬暖夏凉,为居住者提供诗意本真的居住环境。设想夏日的夜晚,一家人其乐融融,在宽敞、通透的阳台上观繁花点点,看绿意葱茏,一边品着美味晚餐,一边吹着徐徐凉风,也实在是夏日的一大快事。
延展阅读
武汉楼间距有规定
于2005年6月28日开始施行的《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武汉市居住建筑的间距作了规定:密度一区内高度低于24米的居住建筑,其纵墙面与纵墙面之间的间距为房屋高度的0.9倍;建筑高度超过30米的建筑,其纵墙面与纵墙面的间距,其中24米以下部分间距按建筑高度小于24米时的规定计算,24米以上部分在密度一、二区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0.3倍进行递加计算,在密度三区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0.4倍进行递加计算,不足26时,按26米计算;其最大间距在密度一区内可以不超过40米,在密度二、三区内可以不超过45米。
往期精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f772401000az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f772401000an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f772401000aio.html
80后哀叹:我得为房子搏战一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f7724010009tg.html
80后买房:不想做“房奴”
http://blog.sina.com.cn/u/4aaf7724010009hw
有视觉污染的房子,会大幅贬值
http://blog.sina.com.cn/u/4aaf7724010009it
武汉某些楼盘一建成就是城市垃圾
http://blog.sina.com.cn/u/4aaf7724010009fm
每个时髦女人都有“二房”梦
http://blog.sina.com.cn/u/4aaf7724010009e9
楼市“她时代”,有“她”更精彩
http://blog.sina.com.cn/u/4aaf7724010008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