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好


从顶层到基层,我们的各级领导最擅长的领导艺术就是画大饼:展望未来,越来越好。
诚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类的发展终归是越来越好,就连不懂进化论的农村老太太也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什也是越兴越好呀!
在所有的进步中,物质享受尤为明显。千古一帝秦始皇都吃不上今天我们的家常菜,比如炒土豆丝,那时既没有铁锅,也没有食用油,更没有土豆;烹饪不外乎蒸煮烤,调味主要是盐,无辣不欢的现代人准定吃不下秦王朝的御膳。秦始皇巡视天下坐的四马拉的豪车相当于今天顶配的劳斯莱斯,舒适程度一定不及今天的普通轿车,更不要说高铁和飞机;据说秦直道宽阔平直,也必定不及今天的柏油路;避震技术有限,路又颠簸,跑遍全国的始皇帝大概颠成了脑震荡,昏招迭出,五脏六腑怕也颠得错了位,不到五十岁就颠死在了巡视途中。
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人们的幸福指数精神文明总体也在进步,却是在起伏中波浪式进步。起起伏伏,时进时退,将近半数的人不幸就生活在退步中,少则几十年半辈子,多则上百年几代人。
意气风发进入新中国的所有知识分子劈头挨了几闷棍,噩梦般熬了二十多年。正是历经苦难的共和国百废待兴的二十年,正是渴望振兴中华的知识分子们热血沸腾的二十年。二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为短短一瞬,但人生有几个二十年!有的人熬过来了,看到了光明,获得了新生,真切感受到了“越来越好”;有的人则在越来越坏的处境中绝望而去。
二十年还可以熬过去,二百年呢!唐玄宗把中华民族带到了巅峰,又亲手撕碎了似锦繁华,中国历史从此高空坠落,这一坠落就是二百多年。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是三百多年。哪一次王朝更替分分合合不经历几十上百年的杀戮动荡!这样的动荡期就是鲁迅先生所概括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可悲的是两千多年来我们就这样单调循环,始终没有想过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只是在为“暂时做稳奴隶”而努力。我以为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民族的思想灵魂从先秦诸子以后就一直在退步。百家争鸣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大爆发,自从统治者们选择了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已经被改头换面成为伪善的教条和奴才的法则——中国人就开始戴上了思想的枷锁,只知道俯首帖耳听指挥,卑躬屈膝做奴隶,奴性意识越来越强。一切进步的思想都被视为异端,露头即遭扼杀。大概能“暂时做稳奴隶”就是我们对“越来越好”的最佳理解,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生活。
经济发展遥遥领先已经被写入计划书,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经济数据“越来越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和“越来越好”的大形势格格不入的是我们的教育却在逐年滑坡,据说这一次将有大动作,要彻底解决中小学教育顽疾,于是很多人又开始对教育抱“越来越好”的期望了。然而教育之难就在于不能靠幕后数据,而是如鱼游水,人所共知。
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愿一切都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