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和宿命


一阵风来,吹落了一树桃花,有的花瓣被吹到绿草清溪间,美美相映;有的花瓣被吹到田间地头,化为尘土;有的花瓣被吹到茅厕猪圈,逐臭抱粪。这正如人之投胎,有的出身富贵,有的投生小康,有的降入寒门,这是宿命,任谁也无法改变。
知命,首先必须认命,就是要接受这样的宿命,不可以怨天尤人;其次要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并竭尽所能去做好;最后能够坦然接受一切,不要刻意计较成败得失。
不计较成败得失,那就是认命了,既然宿命不可改变,那又何须努力!还是躺平最好。
认命不是躺平,而是要认清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论是谁,惟有自强不息,才能兑现你的宿命,这宿命也许好,也许坏,正所谓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用努力付出来兑现坏的宿命,值吗!
如项羽般波澜壮阔的人生,岂能是平庸可比!
躺平只能是平庸及其以下,绝不可能成功,就算你是天潢贵胄,也必然会沦落下尘。试问皇族子弟,几个有好下场!
寒门逆袭者必须有超常的付出,没有捷径。小康子弟,可上可下,取决于是否知命。明朝人袁黄袁坤仪,前半生安于宿命,后半生知命奋发,了却凡尘俗世,自号“了凡”,留下的“了凡四训”教谕深刻。了凡只是心境,了凡先生还是寻常凡人。
吹到绿草清溪间的桃花就一定都是好运吗!
秦始皇统一天下固然和他的能力及付出有关,但也和六国百余年的集体胡闹有关。六国中哪一国的底子不比秦国厚?只要有一国不胡闹,天下一统就难以实现。曹操很厉害,刘备和孙权也不差,所以综合素质不逊于嬴政的曹操对三足鼎立毫无办法。嬴政生逢其时,认清形势,大胆出击,各个击破,兑现了专属于他的伟大宿命,这一宿命也是中华民族的宿命,是中华民族赋予嬴政的历史使命。嬴政就此成为始皇帝,这样的伟业,这样千古艳羡的所谓好的宿命,难道可以坐享其成吗!
始皇先知命而后宿命,末帝先宿命而后知命。
襁褓中的溥仪被抱上了龙椅,这是他的宿命。觉得不好玩的小溥仪在登基大典上哭闹不止,抱着他的摄政王父亲载沣安慰皇帝儿子说:“快完了,就快完了。”“完了”是溥仪的宿命,是大清国的宿命,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君主制的宿命,溥仪前半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兑现这一宿命,他也很好地完成了中华民族赋予他的历史使命。
有人说溥仪无知无能,只能“完了”。溥仪幼稚无知,他爹老大有知吧,他们父子,包括整个爱新觉罗氏,能阻止辛亥革命吗!就算溥仪天赋异禀,雄才大略,能改变袁世凯、冯玉祥、日本人的选择吗!中国的君主制能脱离浩浩汤汤的世界革命潮流吗!要知道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可不都是无能之辈,就算把秦始皇放在溥仪的位置上也无能为力。大势所趋,宿命难逃。溥仪长大后也曾想重塑祖宗的辉煌,却只能是被裹挟着疲于应付,寄人篱下,丧失尊严,祖宗蒙羞,国家受难。历经坎坷,溥仪终于知命了,接受改造,安享晚年,不亦幸哉!
六年前的昨夜今晨,我突发心绞痛,当时所有的人都在救我,全世界都在为我大开绿灯,但凡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封神榜上我必占有一席。现在想来,这就是我的宿命,六年来我渐渐知命,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蹉跎虚度,不逆命强为,顺其自然,一切都好。
封神未果,劫后重生,不觉已过六年,谨为此文以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