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先生读《老子》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有版本写作“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诗中的“大道”指仕途,他认为这条道上尽是些斗鸡走狗不学无术之辈,于是浪漫诗人慨叹仕途艰难,不如归去。老子所谓的“大道”是宇宙运行之规律,万物生长繁衍皆不可脱离此轨道。因此稍有点常识的人都应当顺着这条大道前行,生怕举措失当,走上斜路。
天堂有路君不走,地狱无门偏进来。“径”指小路。有些人放着平坦大道不走,就喜欢抄小路走捷径,殊不知那极有可能是歪门邪道,邪恶之路。李白放弃的正是这样的斜路,不然何以能成为诗仙!
“民”指懵懵无知的众人,唐朝时因避太宗李世民的讳,天下文章改“民”为“人”。人们为什么不走正道而要纷纷走上斜路呢?因为上有所行,下必效之。
“除”指宫殿依次升高的台阶,“朝甚除”指宫殿非常高大。老子之前有夏桀之灵台、商纣之鹿台,后来又有楚灵王之章华台、吴王之姑苏台、曹操之铜雀台等,名台名楼数不胜数。统治者总是把宫殿庙堂修得高大无比,致使田地荒芜,仓廪空虚。
身居广厦,衣着华丽,腰佩利剑,食不厌精,剽掠天下,财货堆积。敛民财者,皆是强盗。“竽”是五音之长,演奏时竽先发音,其它乐器相和。由此推知,“盗竽”就是强盗头子,鱼肉百姓的统治者就是最大的群盗头子。在强盗头子的率领下,群盗烧杀抢掠,民不聊生。
这哪里是修身治国之道呢?平淡的语言中透射出极强的批判精神,这才是真实性情的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