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丑先生读《老子》五十章

(2024-03-15 19:22:00)
丑先生读《老子》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人但凡出生,必然都走向死亡,这是自然规律,概莫能外,所谓的长生不老皆为无稽之谈。在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世人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正常生活,自然死亡,无灾无病,尽享天年;二是早夭或者意外死亡;三是畏死贪生,力求长寿,却适得其反,死于过度养生。前两种人皆为天命,第三种人不仅不能长寿,反而不能寿终,为什么付出却得不到回报呢?因为这些人把生命看得太重,违背了生命规律,反倒为此而心力交瘁,折寿而亡。这其实是背道而驰,也是因果回报。

在野外行走是否会遇到老虎和犀牛,上阵打仗是否会被兵器杀伤,这些都带有偶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决定。所以老子用了“盖闻”,即今人所言“据说”“据传闻”等。从哲学思辨而言,如此表述似乎很不严谨,其实模糊性恰恰是对人生最合理的解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鲁莽,善于养生的人绝不会如武松一般冒险,明知前路有虎兕,必然回避,不入险地,遇险的可能性就极小。勇猛杀敌者往往能从战场上全身而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在战场就得遵循战场的规律,不惧死者,死神亦避之。

孟子说:没有什么不是天命决定的,顺应规律就会得到天命,知天命的人从来不会置身于危墙之下。顺应生命规律,处处都是生地,直到寿终,亦死而无憾。贪生畏死者处处皆可能是死地,死则死矣,亦不免贻笑大方。

徐志摩生得风流,死得浪漫。参透人世沧桑的蔡元培老先生给英年早逝的浪漫诗人送上一幅挽联:谈诗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参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活得逍遥,死何惧之!人生是乐土,还是畏途,一切尽在无为大道中。

             2024年3月15日 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