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过中年求“四避”

(2024-03-02 20:49:42)
人过中年求“四避”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作者七人矣。”

贤者避开纷扰的社会,避开混乱的地方,避开难看的脸色,避开他人的恶言,孔子认为迄他为止能做到这“四避”的共有七人。究竟是哪七个人?我想孔子肯定说过,只是没有记载。于是后人揣测:有以伯夷、叔齐为代表的七个守节君子,有以尧、舜、禹为代表的七个政治圣人,有以长沮、桀溺为代表的七个隐逸高人。孔子说了一句话,学生们只记了半句,竟然就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无解之谜。

竹林七贤又是哪七个人呢?至今没有定论。最权威的说法是“七贤”并非实指七人,“贤”者四避,作者“七”人,该名号就来自孔子的这句话。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那个时代崇尚自由的风流人物都可以位列竹林七贤。

“作者七人”究竟是谁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四避”,孔子旨在勉励自己,也在教谕学生,因为人之一生,只有求得这“四避”,才能真正回归自我,更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上古的那几类贤者不食人间烟火,姑且不论。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就止不住蹚了政治的浑水,还要拉嵇康下水,嵇康洁身自好,出豪言而与之绝交,不曾想竟为此而丢了性命。阮籍与政治的关系始终暧昧含糊,无奈在诗酒的麻醉中穷途而哭。

名噪一时者为名所累,实在难以觅得一方净土。穷在闹市无人问,普通人则处处皆可为净土。

年轻人必须去闯,去拼,不可辜负那一腔热血,也许就真能闯出一片天地。当热血不再澎湃,人生已然过半,不惑而知天命,就须收敛锋芒,静心处世,不可亵渎这人性本真。

不论成功与否,人过中年最需要一方净土。避开纷乱的名利场以求静,避开是非之地以求安,避开他人的脸色以求气和,避开口舌言论以求心平。静以修身,安以养性,心平气和方可收获半生耕耘之成果。如若身处江湖而不能拔身,多半是风中蓬草,苟且残生,人生的庄稼地里一片狼藉。

半生求学谋果腹,一朝弃剑为名山。名山在何处?名山就在心中,心远地自偏。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