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丑先生读《老子》四十一章

(2024-02-16 19:05:03)
丑先生读《老子》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二十二章中老子就曾引用“曲则全”等古已有之的六个具有辩证思想的熟语来论道,本章老子又借用十二个带有朴素辩证思想的熟语来论述道德。诚哉斯言,在老子之前,对立矛盾辩证统一就是中华民族的普遍思维,老子适时而生,援古论道,成为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这十二个熟语中,明与昧(暗)、进与退、白与辱(玷辱)等对立明显,“大器”“大音”“大象”等耳熟能详,皆无须赘言。“上德”“广德”“建德”合乎三十八章“上德不德”之道理,真正的道德往往好像空空如也。“纇”为丝上的结巴,看似不平,实则丝滑无阻,我推测古人织丝多打结,平中处处有不平;又如用石块铺路,众多的不平铺就平坦大道。“质”即质朴本真,“渝”即变化,一切事物之根本秉性,看似固定不变,实则在不断变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和“隅”就是规则,最大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道就隐藏在这些朴素的辩证法中,不可名,不可道:真正能理解并践行者就是大智圣贤,将信将疑择善而从者亦属聪慧难得,芸芸众生之随大流者对大道真言却是嗤之以鼻。由此可知,大多数人的好恶不一定正确,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正是因为众人嗤之以鼻,道才愈显其真知灼见。

帮助别人可以成就自己,这样的道理就很少有人能明白,就算明白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境界再上一层,兼济天下可以成就普世众生,古今又有几人能及?这就是道。

            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