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丑先生
丑先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616
  • 关注人气: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丑先生读《老子》三十八章

(2024-02-04 19:12:04)
丑先生读《老子》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本章是“德经”的开篇,那么什么是德呢?

德的最高境界是无为,一切行为都是自然而为,无心而为,没有功利目的。时时处处都行好学善,乃有心而为,刻意表现自己有德,以大善人自居,实则违背了道德的宗旨,至多列居德之末流。

仁者在心,所作所为只求问心无愧,亦近于德。义者在行,一切义举皆为他人而起,难脱得利之嫌,稍逊于仁。礼者所以约束人也,而且强迫众人遵守,最是无德。

老子通过比较道、德、仁、义、礼五者的关系,来阐述什么是德。道居天地之大,道即是德,德亦即道,道最大,德次之,仁次于德,义次于仁,此四者皆可谓之有德,境界不同而已。而礼则是别有用心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工具,毫无忠信可言,是社会混乱的根源。

“前识者”意为有先见之明的人,此处指崇尚礼仪的所谓圣人,是常人眼中的精神领袖、道德楷模。这些人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大都是华而不实的繁文缛节,害己害人害社会,愚不可及,固不可彻。真正的君子从来没有什么框框套套,更不会强人所难,只是守道而行,为而无以为,归根结底就是无为而治。

鲁仲连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虽然还达不到“上德不德”的境界,却已是人类社会难能可贵的高士。而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用礼教制度束缚民众的思想行为,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吃人”者,乃德之贼也。

礼为“乱之首”“愚之始”,吃人不吐骨头。老子发端,鲁迅总结,煌煌一部中华史不过如此。

           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