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丑先生读《老子》十三章

(2023-10-29 16:29:02)
丑先生读《老子》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为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者,尊居也,指崇高的位置。高位对于常人而言,自然是得之惊喜,失之惶恐。高位必得之于至尊无上者,因此宠字又引申为宠爱宠幸之意。除父母之娇宠外,世间一切的宠幸皆是虚假的。君宠尤不可信,况且欲得君宠必受其辱,欲久宠必久受辱,宠辱实为一体,所谓宠辱若惊者也。其实父母之宠也是一利而九害,在家受父母宠爱愈多,在外受他人之辱也必多。总之,宠不是什么好事情。

许由洗耳、巢父饮牛之典故就不必说了,中国的圣贤们自古就以居高位为辱,以致于耳闻之得洗,洗耳之水牛亦不可饮。严子陵拒绝发小光武帝刘秀之邀,宁在河边钓鱼,也绝不入朝为官,向好友唯诺俯首,一者受辱,二者有损纯真之友情。严子陵与刘秀仅是同学,从未参与其公司经营,陶弘景为梁武帝萧衍受禅代齐在舆论方面出力甚大,而事成之后他宁可做山中宰相,醉心岭上白云,放纵水草之间,也不著金笼头受执绳杖驱之辱。宁可“生而曳于涂中”,亦不“笥而藏之庙堂之上”,老子五千言精萃难解,诸多疑难杂症在庄子那里差不多都可以得到解决。

宠辱若惊者一定沽名钓誉,利欲熏心,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这种人怎么可以委以重任呢?惟有宠辱不惊者,方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由己及人,以天下为己任。

“无身”指无私,“贵身”“爱身”指重视珍惜生命自由,拥有独立人格,二者并不矛盾。自我重视珍惜生命自由,并且推及天下,重视每个人的自由精神,尊重所有人的人格尊严,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也类同于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这是老子心目中的圣人,这样的人才可以寄托天下。

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两千多年来以儒家思想治国理政的所谓圣人们,你们懂得这个道理吗?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