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


《传》曰、《诗》云、古人云、俗话说、老人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提炼出很多这样的真理警句,这是我们祖先的生活积累和智慧结晶,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比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一代代的后生总是不听长辈的劝告,非得认认真真再把前辈走过的弯路重走一遍,恍然大悟时已悔恨惘然,这样的遗憾就如人类的繁衍一般生生不息。
不过有一些俗语警句却并非真理,比如“老子英雄儿好汉”。古代某成功人士盖了一所大宅子,乔迁之日,大宴宾客,他请工匠们坐上座,却让几个儿子与下人们同席,地位低下的工匠们高居主子之上,感觉很是不妥,此公言道:你们是给我盖房子的,理当上座,至于那帮兔崽子,都是拆我房子的。富不过三啊,每一个荣耀家族都必然会培养众多的败家子,无一例外。秦始皇的儿子们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亡国灭种也就是自然之理了。李白杜甫的儿孙们还写诗吗?一代代王侯将相巨商大贾的后人们又哪里去了呢?英雄不世出,儿孙多软蛋,这才是几千年人类社会的真实写照。
“养儿防老”更是欺骗了我们几千年。
成功人士总想多娶老婆多养儿子,一者传宗接代,二者继承自己打拼下的煌煌家业。可是当孩子们长大以后,一个个如狼似虎的盯着老爹的腰包和钥匙,那简直是要老子的命。
儿大不有爹,娶了媳妇忘了娘。普通人家的孩子都在苦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哪里能顾得着爹和娘呢,反倒是爹娘还得为孩子们操心,操也操不完的心。养儿的最大意义就是等自己死了,指望儿子把自己给埋了。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
不论男女都要独立,只有独立才有可能平等互助,搭伴携手。这是人性,在人性面前情感总是不堪一击。只要自己还能动,就要自食其力,就要体面的活着,这是为人之尊严。少不可啃老,老也不可倚老卖老,人之为人,活得就是尊严。除非自己不能动了,那就只能受人摆布了,要么带着尊严离去。
可怜的女人啊,为什么要带着两个女儿跳河呢?你还年轻,你的两个女儿正在长大,生活再难,也要自食其力,为什么要仰他人之鼻息?更何况你仰的这个“他人”还是个没有人性的混蛋。靠自己,才能自强,才能幸福。靠别人,只能任人宰割,最终无路可走。
退休父母雇佣女儿做钟点工,月薪四千元。此事看似不近人情,其实可以作为未来家庭关系之典范。父母靠自己的退休金雇人干活,女儿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养家,都是靠自己,合情合理。更何况还有血缘亲情天伦之乐,家事工作两不误,肥水不流外人田,多好。有的父母把养老钱无偿资助儿女,儿女以为理所当然,一次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心生怨恨,甚至和父母恩断义绝。有的父母一辈子守财,只进不出,把钱存在银行里贬值,死后让孩子们为争夺遗产反目成仇。
不论父母还是孩子,首先都是人,都必然受人性驱使。不要一味地用道德来绑架权利和义务,实践证明,绑架无效。家不养闲人,人人独立,各尽其责,家庭才能和睦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