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鲁迅先生日记

(2023-04-01 22:05:59)
读鲁迅先生日记

我这么一个酷爱鲁迅的读书竟然只是点点滴滴读过先生的一些作品就言必鲁迅先生云云,想来自己就是一个银行账户上没有几个钱却自诩为富翁的骗子。

经济迅猛增长以来,人民币就如注水猪肉一般,水分越来越大。避免其贬值之损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花掉全部花显然不是成年人的选择该花则花尽情享受不要委屈自己则可。其次则是将其换成保值的物品我倾向于买书苏老师也赞同几年下来,典籍、专著、丛书、文集全集之买了不少还有极具收藏价值的旧书。去年生日苏老师终于给我买了鲁迅全集

书到手了怎么读?先日记书信,后作品。先其人,方能知其文。

日记是生命的呼吸,五十五年阳寿,三十始记行述梗概,二十五年的日记是先生生的历程一生的业和永恒的辉煌还有那个风云跌宕的时代以及有幸走进先生生活的形形色色的近两千人

作为不孝孙,鲁迅亲手烧掉祖父福清记得两摞桌子般高的日记理由是其中尽记的是姨太太吵架之类的俗事。日记嘛,必然以记俗事为主鲁迅的日记也主要记吃饭、看病、买书、出行、待人接物、收信复信之类生活琐事。只是周福清这位晚清翰林,除了导演一件科场舞弊案直接导致周家走向衰落之外对历史没有丝毫影响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间接催生了从小康跌入困顿中走出名震中外的鲁迅兄弟。周福清的姨太太吵架之类的俗事烧掉了也没有什么而鲁迅的俗事却是研究鲁迅之伟大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料。祖父周福清记日记记临终前一天不孝孙鲁迅日记记到了临终前一天,似乎也可作为遗传学一大佐证。

贯穿鲁迅日记始终的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是先生一生的知己许寿裳。先生一生的贵人蔡元培出现频率不高,时间跨度仅次于许寿裳章太炎、胡适、钱玄同、刘半、林语堂、傅斯年、茅盾、巴金、郑振铎、叶圣陶等那个时代的文化名人几乎都曾断断续续出现在先生的日记中。以内山完造为代表的一众日本朋友也是先生日记中的常客。宋庆龄、瞿秋白、史沫特莱等各路民政治人士零星出现。鲁迅后期交往最密切的朋友是同乡后辈郁达夫于是郁达夫携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就频繁走进了先生的日记中百年北大校花马是鲁迅同乡至交马幼的女儿向先生请教先生通信达六七年之久名字在先生日记中出现多达五十余次:可知鲁迅先生见识过真正的绝代芳华。

鲁迅收入可观,是圈子里的有钱人”:一是他购书近乎疯狂,先生所购之书足可以开一个颇具规模的图书馆;二是经资助或借钱给他人虽然鲁迅先生对助人之事鲜有提及,我们也能从日记中隐约捕捉到先生帮助青年、奖掖后进诸多事实青年中不乏廖立峨那样的白眼狼但更多的却是柔石、胡风、冯雪峰、二等这样的一代精英。二见到先生时,先生已烧热不退瘦弱不堪的垂危病人,进入了生命倒计时的文坛巨人终于找到了衣钵传承人。先生将二推上了主流文坛也把余生萧红的余生六年萧军的余生半个世纪的大半精力用来宣传纪念恩师践行恩师为人为文之精神。

长兄如父,鲁迅自己节俭,对家人却从不吝啬买房,一大家生计全在先生的日记中。为了买房,让一大家人团聚,先生几乎跑遍了北京的胡同还给买到手的大宅院里安装了当时极为前卫的自来水系统直到白眼狼二弟把他赶出家门。看社戏长大的鲁迅先生竟然最反感看戏,却迷上了电影。上海时期的鲁迅带着广平几乎横扫各大剧院上演的美国大片比如反响极大后来翻拍的《金刚》。看完电影就下馆子,吃冰淇淋,家中做饭也已用上了煤气。先生的最后十年是前卫时尚的,是甜蜜幸福的。

先生的日记如他的文章风格记事用语极为简练,每日三言两语,多则百余字,二十五年的日记印刷后也仅是两本书而已不像他祖父的日记那样,多得让子孙无法收拾,只能烧掉。就在这极少的语言文字中,生病看的内容占的篇幅竟然三弟周建人平平淡淡活了九十六二弟周作人因为做过汉奸,在运动中被折磨致死竟然也高寿八十二,鲁迅先生也必然应当有长寿的基因啊,可他只活了五十五岁。累坏了夜里写作,白天该干的事一件也少不下,为家人操劳不止,为民族忧心忡忡。

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中,烧热几乎就没有消退体重还不到八十斤。此时我竟不忍读了希望这日记能再长一些到永远也读不完那样的话,先生就会一直活着1936年6月6日,先生的日记中断了......“自此以后,日渐委顿,终至艰于起坐,遂不复记。其间一时颇虞奄忽,竟渐愈,稍能坐立诵读至今则可略作数十字矣。但日记是否以明日始,则近颇懒散,未能定也。六三十日下午大热时

常人恐不能支撑就此奄忽(死去)而中华民族历史上骨头最硬的斗士竟自又站了起来,从7月1日起,把看病、写作、买书、出行的生活又记了一百一十天,记到了10月18日。1936年10月19日凌晨五点二十五分,一代文坛巨匠鲁迅永远地放下了他手中的笔。

                 2023年4月1日 星期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