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猪的一段历史


恐惧且愤怒的吕后战战兢兢等到刘邦死去,妒性大发,把情敌戚夫人砍断手足,剜眼熏耳灌哑药,并置之于厕所,命名曰“人彘”。此等惨绝人寰的手段后来还被武则天借鉴并发扬光大,可谓人所共知,人神共愤。“人彘”又因何而来?我一直不知其所以然。彘乃猪也,难道把人搞成那个样子,形似猪乎?
原来猪在被人驯化之后曾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那就是被圈养在厕所中。猪的这一段屈辱史始于何时不得而知,至迟到了汉代还是真切的事实,有出土的陶制圂厕为证。猪栖息于下,厕所建于上,一者为猪遮风挡雨,二者人之粪便恰坠入猪槽,成为猪的主要食物之一。猪圈和人厕,两臭集于一所,秽物再利用,上好农家肥,猪肉香自人屎来,我们的祖先真聪明。
戚夫人求死不得,遭此酷刑和屈辱,后人只能哀其不幸,又恨吕雉太过毒辣。由“人彘”解疑可知,以现代人的思维去推测古人之言行往往不得要领。厕所建于高台之上,“上厕所”之“上”之由来似乎也就可以推知了。
口味的确有点重,不过吃屎的猪未必不高兴。有文献记载:有人献给燕昭王一口大猪,言其“非大圊(厕所)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人谓豕仙”。中国人没有固定的信仰,却迷信神灵,以为万物皆有神,吃人屎活了一百二十岁的猪自然就是猪中的神仙了。今天的猪不吃屎了,这一定不是猪的意愿,正如当初它被圈养在厕所中一样,也许猪真喜欢这一口,只是人要吃猪肉,觉得那样恶心。厨房有灶神,厕所也有厕神,厕神有多种说法,一者形似大猪,一者则为可怜的戚夫人。
某地谚语:吃屎屙屎,不吃屎饿死。人当然不会直接吃屎,而间接吃屎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人吃猪,猪吃屎,去掉猪,即人吃屎。人的粪便大多到了庄稼地里,人吃五谷杂粮,亦同理。
人常说狗改不了吃屎,猪也吃屎,猪狗不如的说法是否与此有关呢?当然我们不能羞辱猪和狗,因为猪狗不如的人的确不能和猪狗相提并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猪则是汉字“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心目中家庭的象征,宝盖头下一头“豕”,有猪才是家。豕、豚、彘、豨都是猪,其中“家”字中的这个“豕”与“屎”字同音,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圂”即猪圈和厕所的意思,“家”字和“圂”字相比照,都是房中有猪。汉字真的是奇妙无穷啊。
兔子也吃屎,不是吃人屎,而是吃自己的粪便,而且必须吃,不吃就会生病。可爱的考拉,还有仓鼠、荷兰猪等也如此。物各有癖,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太平广记》中记载一趣事: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猪并没有按照马的用途来驯养,岂能骑乘逃难?再者危急时刻何处又可觅得一头足以承载成年人的大猪呢?猪者,豕(屎)也。此言意为形势危急,无暇排泄,只能夹着屎尿逃命;更深一层理解,惊吓得屎尿直流。
如有人读此文而戒了猪肉,我之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