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争


三人行,则必定有拉帮结派和挑拨离间。甲和乙在一起必定说丙的坏话,以示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甲和丙、乙和丙在一起亦然,这是人性。兄弟姐妹一家人也不例外,比如李建成和李元吉弟兄俩就联手对付同胞兄弟李世民,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合伙挤兑老四雍正,其实老八几个也各自打着算盘,并非铁板一块。最后都是单枪匹马者取得胜利,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假如李建成兄弟俩干掉了李世民,李元吉大概率也要倒霉。不论谁做皇帝,康熙大帝的众多儿子们几乎都不会有好下场。现实中兄弟姐妹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也是如此,家产和皇权一样,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有利可图,血缘关系在人性面前总是要败下阵来。
历朝历代都有朋党,比如科举时代的同榜进士,自然而然就抱成了团,势单力薄者在官场上很难混的。晚唐的牛李党争则是选官制向科举制过渡时期自然形成的两大派系,李党代表传统的豪门仕宦集团,牛党则代表进士出身的新兴官僚集团,真正掌权的宦官集团周旋于两党之间,运转朝臣如棋子。几十年间,朝野内外,非李即牛,党同伐异,争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李商隐自以为是,想脚踩两只船,结果只能淹没于党争的洪流中,如蝙蝠般见不了天日。党争之祸,祸国殃民。汉末宋明,但凡党争皆如此,此亦为人性相争之极致。
人如此,国亦然。
春秋时期,以齐、晋、楚三大强国为核心形成势力集团,众多小国主要根据所处地域站队,寻求老大哥保护。宋、郑等国夹在晋、楚之间,如风箱中的耗子,两头受气,苟延将息。战国七雄活脱脱七个兄弟,六国合纵抗秦,秦则以连横破合纵,秦国笑到了最后,和李世民、雍正的胜利一般无二,人多力量大在人性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
三足具有稳定性,魏蜀吴相持了半个世纪,北宋、契丹、西夏和南宋、金、西夏前后两个三足鼎立的时间都在百年以上。最有趣的是,北齐(包括东魏)、北周(包括西魏)和突厥形成一个正三角,和南朝形成一个倒三角,两个三角并存,四个国家之间的明争暗斗,实在不是短短一篇文章所能说尽。胡汉十六国、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更不知有多少的三角关系。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不变的仇人,只有利害存亡,人性之复杂大抵如此。
一旦剩下了两个国家,那就很难并存了,强者很快就会灭掉弱者,一统江山,妄想着千秋万岁。而人则不然,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了两个人,那么这两个人一定会结成铁一般的友谊,就算他们曾经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这两人如果恰似亚当和夏娃那样的一雄一雌,那么就必然如胶似漆了。此时的人性中没有了争斗,只有互相依赖,和睦相处。然而这样的可能是绝对没有可能的,所以人性之争也就成为永恒之中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