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而无德


“民贫,则奸邪生。”
“穷生奸恶,富长良心。”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对这些古语所云,我不完全赞同,贫穷富贵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善恶的根本。不过一直以来我还是认为贫穷更容易让人走上奸邪之路,但凡能有活路,谁愿意受千夫所指呢?然而,我在读过《汉书》中的诸王传之后,完全改变了固有的看法,富贵之人更有能力走上邪恶的顶峰。
“非刘姓不封王。”西汉除了汉初封了几个异姓功臣为王之外——不久也都被剿灭不存在了,之后的诸侯王无一例外都是皇帝的儿子,他们在自己的封地掌控军政大权,俨然一个个独立王国。手中有兵,就有想法,于是在汉景帝时吴楚七国爆发了叛乱。后来汉政府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的实力,诸侯王们再不敢有非分之想了。生而富贵,无所事事,这些天之骄子们就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将邪恶演绎到了极致:
淫荡几乎是所有诸侯王的通病,奸淫先王(一般是父亲)的姬妾,与姐妹私通,甚至还有连亲生女儿也不放过的,禽兽不如至极。
杀人也讲究艺术性。大风浪,王使郎二人乘小船入波中,船覆,两郎溺水,攀船,乍见乍没,王临观大笑,令皆死。
宫人(女)有过者,辄令裸立击鼓,或置树上,久者三十日乃得衣;或纵狼令啮杀之,王观而大笑。
王欲令人与禽兽交而生子,强令宫人裸而四据,与羝(公)羊及狗交。
王缚系某姬于柱,烧刀灼溃两目,生割两股,销铅灌其口中。
某姬不堪折磨而自杀,王肢解其尸,置大镬中,取桃灰毒药并煮之,召诸姬皆临观。
王使爱奴与诸御婢奸,或使诸姬裸伏,与犬马交接,王亲临观。产子,则曰:“乱不可知,使去其子。”
...... ......
此等穷凶极恶之举,让人闻之颤栗,而在这些无所事事的诸侯王看来,这似乎就是一些玩的过头的恶作剧。有钱有权至极,而又无人敢管,无法可束,作恶的种子便会生根发芽,结出千奇百怪的恶果,填补了常人思维想像的空白。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东西方一些暴君的恶行。夏桀商纣及东吴末帝孙皓、北齐高氏诸帝等中国暴君的兽行,众人皆有所闻。罗马皇帝卡利古拉,活剥人皮,在宴会上强暴与会贵族的妻子;卡利古拉的外甥尼禄,杀死阻止自己继位的母亲,踢死怀孕的妻子,烧死成批的基督徒,用酷刑折磨对他不满的元老院的元老们;迦太基国王汉尼拔,屠杀上万名儿童当作祭品,强迫士兵吃死去士兵的尸体。
为什么会这样呢?富贵而无德,思想精神和财富地位不匹配。
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始终都在灌输这一思想,练就上乘武功者必辅之以侠义精神,不然就会成为大恶人。《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讲述的更为直白:修习高深武功,必须以佛法为基础,不然就会伤及自身,功夫越深,戾气深入脏腑,受伤则越重。以佛法化解心中魔障,扫地僧正是借助这一道理化解了萧远山和慕容博两人几十年的家国恩怨,挽救了吐蕃国师鸠摩智。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这是触龙规劝赵太后让其爱子去齐国做人质列举的实例。富贵而无德,位尊而无功,不只是为恶害人,最终都必将祸及己身。
今日之辱人贱行者又何其多也!根源就在于汲汲于名利而不能辅之以道德。更为可悲的是,这不只是少数人的追求,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施虐者沾沾自喜,受虐者津津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