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巡游之问



十几头大象巡游十七个月之后终于又回到了它们原本的栖息地。从表象来看,这是一段乐子,也是一场灾难,归根结底是人类被动地和大象玩的一个漫长的游戏。快乐和灾难相互抵消,其新闻价值又超过了沿途云南人民为之付出的一切,其深远影响终将盖过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和新冠疫情并存于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历史记忆中。
这些大象为什么要出游呢?大象是如何想的的确不是我们可以洞见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动物绝不会像人类一样,为了休闲放松或猎奇考察等原因周游天下。气温、水分、海拔、植被等差别决定着动物种群的分布,大多数动物对生存环境有极为苛刻的要求。老虎是亚洲森林之王,狮子是非洲草原霸主,亚洲的草原容不下狮子,非洲的丛林也养不住老虎。同样是生活在极寒的南北两极的动物,巨无霸北极熊从来没有品尝过南极企鹅的味道。
生活在热带的亚洲象北游绝不是迷路或好奇等偶然因素所致,必定和他们现有的生存环境有关。现有的生存环境也并非恶劣到不适合大象生存了,科学客观的推断应该是生存空间的挤压迫使一批有开创意识的大象想开辟一个新的生存世界,就像古代人类的迁徙一样。要知道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两千年前还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而今却是经济发达的宜居之地。大象不会生火做饭穿衣服,不具备人类的适应能力,北迁一段之后又掉头南返,在人类的帮助之下,终于又回到了适宜自己生存的家园。
生存空间的挤压,既有人象之争,也有象象之争。人类基于自身的膨胀趋势,显然不可能为动物让出自己已经占领的生存空间,反倒还会不断侵蚀更多的未开发地带。由于环保意识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也深入人心,动物种群近年来也处于上升态势,而生存空间却不断缩小。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将是未来地球最主要的自然生态矛盾。如此看来,类似的动物迁徙现象或入侵行为以后还将会出现,甚至成为一种常态。
前几日于姓女艺人和骆驼的亲密接触,导致人畜双方双双殒命,这表面看是一则娱乐新闻,实则就是人与动物相争之一特例。在新疆、西藏、内蒙等地牧区的公路上,常有牧民们散养的马牛羊,司机们路过时都小心谨慎,礼让动物。这些动物为人类所驯养,所以才敢堂而皇之地行走在公路上。而不可否认的是,以公路、铁路等为代表的人类文明的足迹好多已深入到野生动物生活的腹地,有些野生动物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甚至灭绝,有的则捍卫领地,攻击人类,大象就曾经在公路上掀翻踩踏汽车。武松打虎的故事不完全是虚构,古往今来,人与动物之争从来就没有中断。
大象终究本性温顺,这次大规模的巡游仅仅限于破坏,并没有恶意攻击人类。如果这是一群老虎呢?人类恐怕就没有围观取乐的风度了吧!如果野狼成群结队地在乡村溜达,阿毛被狼吃的故事一定会走进现实生活,不知祥林嫂的哭诉是否还有人听?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对野生动物的杀戮势必重演。
近年来,天空中的鸟儿又多了,它们自由飞翔的代价就是水中的鱼和田野的庄稼。渔民们会怎么想呢?农民们扎的稻草人是否也该有所进化呢?敬畏自然,像山一样思考,只是美好的理想。人与人之间尚且互相残杀,人与动物怎么可能和谐相处呢?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群的第一本性就是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