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三千里西部巡游日志(整理)(五)


第二十天:7月26日,星期一。
行程:德格——马尔康,五百多公里。
刚打算在川西北的大山里多转悠几天,老天爷就下了逐客令。昨天夜里雨就来了,今上午从德格出发天还在下雨。不过317国道的路况太好了,车又少,些许的雨丝毫不影响赶路,还能在山中制造出如梦如幻的仙境。只是限速六十,且有太多的区间测速,我谓之浪费道路资源和石油能源的规定,最好的应对办法便是在仙境中下车拍照。
中午快到甘孜时,雨停了。在甘孜跨过了四川之一川的雅砻江,参观了格萨尔王城。甘孜是这一带少有的地势较为平坦的一个城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不错,一时心情大好。
下午为了少跑四十公里路程,我听从导航走了一段乡道县道,好多路段被山体滑坡损毁了,车勉强能过去,苏老师很不高兴,两个人的世界一片沉默。此时雨又来了,而且越下越大,走在两山相夹的险恶道路上,我终于明白了汶川地震时救援之难的原因。对于生活在此地的乡亲们,我不知该说什么,是敬重他们顽强的生存精神呢,还是哀叹他们困守大山的保守呢?自然之美并不一定都是为人类的生存而设计的,这样的环境本就不适合人类生存啊,太艰难了。事后苏老师和我说,她终于明白了四川人为什么能吃苦耐劳闯遍天下。我俩在这一段艰难的路途中都有感悟收获,也许这也是冥冥之中上天赐予我们的一份特殊礼物吧。
感慨之余是恐惧,我怕雨中有山体滑坡把道路阻断,甚而至于把我们给埋了。总算又上了317国道,路况好多了,可山体滑坡损毁道路的情形依然不少。
巍峨的群山间一条河,河边一条路,人们就挤在这山、河、路之间讨生活。心酸和恐惧交替占据着我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的脑袋。旅游不单是快乐和享受,也应该有人世沧桑之感悟,我以为此行收获颇丰。
总算赶到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首府马尔康,这是一个比昌都还要逼仄的地方,找个有停车场的酒店太难了,好多酒店竟然建在半山腰,看着苏老师在雨中忙乱的情形,我落泪了。
第二十一天:7月27日,星期二。
行程:马尔康——汉中,七百多公里。
昨晚,资深找酒店专家及我的后勤大总管苏老师捡了个大漏,我们住进了马尔康最豪华的观景房。居高临下看着狭窄拥挤的马尔康市,听着窗外的雨声,我在编写旅途日志,苏老师念叨着手机上有关疫情形势严峻的消息,还说四川绵阳也被列入了中高风险区。看来我们势必得再改变计划,放弃川北的草原风光路,直接上高速回家。今早起来,雨还在下,我彻底打消了在山里转悠的念头,而此时导航竟和我开了个玩笑,不让上高速,费了一番周折,我们终于看到了久违的高速入口,苏老师笑了。
在大雨中从马尔康上了高速,经汶川、都江堰等地,又走了二百多公里隧道和桥梁相间的特殊高速,才走出了大山。天也放晴了。由南向北奔驰在平坦的成都平原上,侧身遥望左手边白云下黑魆魆的群山,心中五味杂陈,有征服,有兴奋,有敬畏,有恐惧,有悲悯,十几天来如何进入又走出,抑或从未进入亦再走不出。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在苏老师的配合下,我们一鼓作气跑出了四川,跑进了陕西。进入汉中,心情无比透亮,十几天了,终于看到了一个平坦开阔的城市。
在都江堰附近的高速隧道间过了四川之一川的岷江,在广汉过了四川的另一川嘉陵江,晚上留宿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边的汉中市。晚饭后在熙攘热闹的沿江公园散步,体味汉中市民的夜生活,想想这几日的所见所闻,不禁感慨:人和河流一样,处境不同,命运际遇亦各不同。
第二十二天:7月28日,星期三。
行程:汉中——西安,约三百公里。
来汉中必拜拜将坛。韩信从此坛走向传奇,虽功成身败,却是刘邦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范,筑坛拜将,方有汉兴之功。
刘邦从这里称王,大汉王朝从这里起步,以汉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从这里开始形成,汉语、汉字、汉文化便成为我们的基因血脉,这里就是汉水边的汉中。此地今日尚有不到十块钱一个的炒菜,有五块钱一碗的面,热面皮、菜豆腐爽口便宜,可见这里物价之低,市民幸福指数之高,汉水边的汉中不失汉民族诚信质朴之本色。
西安我已经来过三次了,大雁塔边的音乐喷泉也看过三次了,这次陪苏老师第一次来,感觉自然不同。苏老师特意订了陕西省博物馆附近的酒店,经验主义告诉我,明天早起排队领票则可,下午到了才知道,现如今参观博物馆需要预约,十天之内都已满额。晚饭后去看了音乐喷泉,逛了大唐不夜城,回来路上买了一支称手的毛笔,以作纪念。
两天后,西安便实施严管措施,已回到家中的我们唏嘘庆幸不已。
第二十三天:7月29日,星期四。
行程:西安——韩城——沁县,约六百公里。
本以为由陕入晋必走风陵渡,高德地图却把我们导向了太史公的故乡。司马迁漫游天下之精神,也是激励我前行之动力,西部巡游最后一站瞻仰太史公,似乎也是冥冥之中太史公向我的召唤,可见此行于我一生之历史意义。
更值得欣喜的是,苏老师执意要带,背了一路问了一路羞辱了一路的教师资格证,在此终于派上了用场,不是优惠,而是全免,二八一百六十块钱,这是太史公的恩赐,也是韩城人的风度。为此,我向全国教师强推陕西韩城,这是一个把尊师重教落在实处的地方,不像某些人只会说空话,不像好多地方只会喊口号。
过了黄河龙门便进入了山西,我俩大有唐僧师徒取经归来之兴奋,旅途中之种种艰难便也都化为美好的回忆和最珍贵的纪念。进入沁县,还因修路堵车绕了一段路,又有唐僧师徒因未满八十一难而掉在通天河里的感觉。平安归来,方为圆满。
人有所好,必有其勇。出行之前,我也曾做过最坏的打算。不过,为了心中的理想愿望,不论什么结果,我都坦然接受,无怨无悔。我已是向死重生之人,又哪里会在乎这些沟沟坎坎呢?就算狂风巨浪,我亦无往而不前。
能得偿所愿,我首先要感谢国家的基础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让我敢于萌生大范围巡游之野心;其次要感谢高德导航地图,精准导航让我几乎没有走错一步路,便捷高效;还要感谢我的爱车座驾,日行千里,不掉链子;最最感谢我的妻子苏老师,是她支持我的奇思妙想,并陪我这个疯子受累冒险闯天下。
读万卷书明事理,行万里路开眼界。行路所得非书本中所有,事不目见耳闻皆无根之谈无源之论。何况天下之大,岂能囿于一隅?
至于一路之美景,再高明的摄影师也不能尽略其神韵,更何况只会用手机之常人!我们只能将这世间的壮美看在眼里,记在脑里,吃在肚里。
最后,感谢诸君各位对我一路的关注和支持!感谢上天赐福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