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对老百姓来说啥事都不容易。考不上大学时,一门心思往里面钻。几年转瞬而过,又该为工作着急上火了。不仅中国如此,其它国家也都差不多。
英国的大学一般也会举办像中国一样的招聘会。一年两次,一次是在6月份,一次是现在。据说,秋季这次的规模要大些。因为,正好赶上有学生要毕业了。除了这两次之外,还会有一些专项的招聘。对于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来说,招聘会都很重要。

英国的大学在招聘会上不是主角。学校负责提供场地和条件,还要向参加招聘的单位收费。在入场的地方,工作人员会递给你相关的资料,还会有一份招聘单位的名录及所在位置的示意图。而中国的大学大多都是免费请用人单位来校,有时人家还不来呢。
无论是牛津大学,还是里丁大学,招聘会的形式基本上大同小异。每次前来的公司数量只不过到牛津招聘的公司显得层次高些,多数都是些知名的大公司。而到里丁大学来的还有一些超市。当然,也是些知名的连锁超市了。
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招聘会更像公司宣传和职业推介。大学生们不像中国学生那样西装革履,捧着一大摞简历到处递。他们多是一身休闲服,或三三两两,或一个人,到感兴趣的公司摊位前驻足,询问相关情况。
各个招聘单位不像国内用人单位那样趾高气扬,大多都很低调。招聘人员亲和力很强,回答问题十分耐心、细致。各公司都有印刷精美的宣传品。对待稍深入一点的问题,招聘人员都会告诉你他们的网址,请你去到网上查看。上面对职位的相关要求都非常清楚。有家公司还在网上设计了相关条件请大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对照填写,马上可以打出分数来,自己就知道和公司要求差距有多大了。
每个公司的摊位前,都会摆着些小礼品。比如圆珠笔、冰箱贴、布袋,还有一些巧克力、糖果之类的。有的超市摊位上摆着一些水果,有的还有饼干等小食品、矿泉水。有吃有喝有拿。大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些小东西上。他们多数都是询问公司的基本情况,并不过多的展示自己。公司的重点在于推广自己的文化、形象,扩大自己的影响,也不过多的询问大学生的条件。有一家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上,已经有40多个同学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总的来看,招聘单位需要的人理工科的偏多,文科较少。一些冷门的学生几乎没有找到和自己相关的公司。一些适应面广的专业学生选择的余地会大些。
一些中国学生也前来找工作。好几位同学说,不一定非要留在英国工作,国内有合适工作也非常愿意回国。但国内究竟有多少合适的工作呢?天知道。
英国的公司招聘大学生除了对专业有要求外,还希望大学生有领导、组织才能,特别希望有较强的交往沟通能力。他们希望大学生参与过社会活动和一些课题,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
一家农业公司也来招聘。据称,相比较IT、医学等行业来说,这类公司还是有些冷。但发展前景很好。军队也和其它企业一起摆摊。军队的待遇很好,福利较高,年薪相对较高,还能带薪休假。招聘公司并不忌讳谈待遇。一般的公司起薪都在2万镑左右,高的能达到3万。而英国规定偿还学习贷款的工作额度是年薪1.5万镑。
招聘现场,多为招聘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很少有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巧遇了一对家长,还是到英国来看孩子的中国人。恰好赶上了就来看看,也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