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马后炮。年初,当不交钱就再也点不开人民日报电子版时,我对我的研究生说:这是自取其辱。因为我知道,互联网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了两大法宝。其一,免费;其二,便捷。
当时,我让研究生查2009年的人民日报电子版。他一再说,还是缴费吧。我回答,不用。在网上搜搜其刊发过的新闻。实在找不到,也就算了。世界上还没有那份报纸我们离开了就活不了了,更别说这份报纸了。

没过三个月,人民日报电子版虽然是一百个不情愿,但也只得取消了收费的规定,还不得不向读者致歉。看来,规律就是规律,任何人都违背不了。
人民日报电子版在说明取消的理由时采取的技巧也太差了。说什么收费“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声音。”让我看,想必是理解和支持的人太少,不同的声音太强了。否则,你还有什么改正的必要??
我看到的资料是,美国仅有11%的报纸网站需要注册,而且这些网站基本上是最高端的主流报。阅读这些网站,也不需要任何费用。这类网站的盈利,主要通过网络广告获得。
20年前,美国人蒂姆·伯纳斯·李研发了万维网,1991年起首次运用,但两年间没有任何起色。1993年,他决定不再征收专利使用费,才会有了互联网的今天,才使得美国国防部开发的神秘技术,变成了大众都能掌握和使用的日常工具。“起飞原因在于,全球的人可随意融入参与”。而参与的前提,自然是免费而不是收费了。
网络之所以受到全球人的热捧,还在于它的使用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傻瓜。聪明的网站人员不是设置而是消除一切障碍,才能够吸引网民、留住网民。和网民较劲的结果,必然是让网民与你擦肩而过。这也就是越来越多的网站取消诸如注册之类的步骤,而采取多种手段,让网民毫不费力的进入网页。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不收费,或者都不能收费。收费与否,关键要看其提供的服务对网民而言是否有价值。如果是必须支付的,网民值得支付的,也不能一概排斥。从人民日报的电子版来分析,完全不具备这些条件。它提供的信息,对于广大网民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其它免费的渠道获得大部,而少部分内容也并不是非看不可。
从人民日报的性质看,电子版收费也没有道理。这是党的机关报,其主要职责就是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理论上讲应该是看得人越多越好。你吸引读者还忙不过来呢,怎么能设置障碍阻隔读者呢??
现在不少所谓的专家说话一定都不负责任。当时,人民日报电子版收费时,媒体报道说是意味着互联网新闻免费时代的终结。那么时至今日,它又取消收费时,能否说又意味着互联网新闻免费时代的又开始了呢?
道理其实挺简单的。你要想让你的传播被更多人接受,你只能降低接受信息的门槛。包括免费,包括便捷......
我们对网络还有很多东西并不了解。所以,任何话都不能说得过于绝对。自己下不了台还是小事,误导了公众就麻烦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