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世纪,对汪老来说并不算长

(2008-04-23 21:42:37)
标签:

教育

长寿

专家

清华

    对于汪振儒先生而言,一个世纪,并不算长。

 

    5月8日,这位中国著名的林木生理学家、林业教育家,将度过他的百岁生日。活百岁不容易,健康地活百岁更不容易。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专家说,“仁者寿”,如果不是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汪老不可能如此高寿。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已经见不到他的身影了。但他七八十岁高龄时,人们还可以常常看到他和老伴打羽毛球。学校的舞会上,他总是最早到场,跳到最后一直曲子还不肯罢休。即便是现在足不能出户,依然不忘锻炼,躺在床上还会做自己编的操。

 

    尽管今天的大学生们,都不认识这位百岁老人。但他们老师的老师的老师,都是汪老的学生。这位我国著名的树木生理学奠基者,在中国林业教育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页。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林业专业《植物生理学》讲义,翻译了多种有影响的植物生理学论著,培养了中国第一位林学博士。

 

    他是清华大学第一届毕业生,还曾到美国留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广西大学当过森林系主任、农学院院长。前几年,他获得了刘业经奖励基金,巧的是,这位闻名遐迩的台湾林学家,还是汪老的学生呢。老师得了以学生之名设的奖,一时间被传为佳话。

 

    在北京大学,他出任森林系主任,后又任北京农大森林系主任。1952年,他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先后任林学系主任、科研部主任、图书馆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是这个绿色学府的奠基人之一。

 

    汪老博览群书,知识广博,不但英语很棒,而且还通日语、德语和法语。半个世纪前,他带着一帮学俄语的年轻教师们翻译原版专业书籍,对一个词的来龙去脉、所代表的内容,总是解释得清清楚楚。对青年人翻译出的书稿,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校对。

 

    曾经得过汪老真传的学生们,早就听说汪老不是个一般的教授。果然第一次上课,他就抱着一摞原版书登上了讲台。在讲光合作用时,他告诉学生这本书上怎么讲的,那本书又是怎么讲的,几本书之间有什么差别,而不是一副真理只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样子。学生问他问题时,有时他会直接说,我回答不了。有时他会说,这个还需要我们研究。

 

    和汪老接触多的人都能说出许多关于汪老的故事。汪老的第一位博士生何平说,隔行如隔山的说法,不适合汪老。许多跨专业、跨专业的问题都问不倒他。1987年他毕业离校前一天,汪老把他叫到家里,从晚8点一直谈到凌晨1点多。“第一为人要正直。人的一生很短,能够做出点儿事来不容易,一定要抓紧。”导师的话至今还记在他的心里。夜深了,他让何平帮着抬出个旧箱子里,慢慢地拿出自己早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原稿。他的研究是早期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环境因子作用的尝试,用手摇计算机算了8个参数。何平问,这在今天看来都很有价值的论文,为什么不拿出去发表?他却摇摇头说,过去的就过去了。比起那些还没做事就一篇接一篇地发文章的作法,天壤之别。

 

    汪老的记忆惊人。有段时间不去看他了,但他依然能清晰地叫出我的名字。在清华上学时全英语授课,后来又去美国留学,英语早就过关了。他的80多岁弟子去家里看他,见他拿着个放大镜在看外文专业刊物。劝他别费这个劲儿了。你猜他怎么说?“我是广西人,但现在已经不会说家乡话了。这是因为我长期不说的缘故。再熟悉的东西,总不用也会变得生疏。脑子总不用,就痴呆了。”前几天,他还要求担任国务院参事的弟子,帮他买本新版的《北京植物志》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