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4日刊登报道说,近八成学生认为师生间有代沟。这是基于对邯郸市5所初中的440名学生和2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有没有普遍性是一回事儿,即便结论正确,这也不是日益紧张的师生关系的直接原因。
代沟,不仅仅存在于师生之间。这道理容易说清楚。父子之间,没有代沟?领导和下属之间(一般情况下)没有代沟?可以说,只要存在年龄的差距,就可能存在因年龄差距带来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就是说代沟是普遍存在的。在审视师生关系中,把代沟放在首要问题上,可以说没有抓住要害或者说是主要矛盾。
师生关系日益紧张的因素其实很多。下面仅例举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这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不一味地崇拜老师,而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些学生过份强调自我,甚至强调“以我为中心”;
二是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师生关系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教师的成果要和学生的成绩挂钩,教师的业绩要由学生来考核,使得学生的地位有所提升,而教师则变为服务甚至服从;
三是学生和教师在知识面前的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知识都掌握在教师手里,而如今,在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方面,不少教师远远落后于学生,一些学生对于老师不信任、不佩服,严重时诱发了不尊重的情况发生;
四是时代发生了变化,不少传统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脱离开原有的那种师道尊严的思维定势来考察师生关系,或许会发现师生关系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如果仅仅是强调师生之间的代沟,对于改善师生关系是没有多少好处的。因为,代沟是客观存在的,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法加以弥补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不断的学习知识、完善自我,思想上、理念上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行动上要放下架子、别居高临下,要和学生交朋友。作为学生,则需要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事,对教师给予必要的尊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地对待他人。要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建设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