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铁铮-铁铮
铁铮-铁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48
  • 关注人气:1,8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老汇42街演出杂音多  红东方尊荣专场观众不买账

(2007-11-20 07:47:56)
标签:

时事评论

百老汇

商业

策划

公关

    本来不想就这个话题写点儿什么。一是担心此举反而给红东方做了广告;二是害怕观看百老汇《42街》演出的观众坏了兴致;三是主办者说演出后会有记者招待会以为会有记者报道。但今天网上搜了之后,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这场百老汇音乐剧《42街》最后一场尊荣演出现场情况的报道。为了公众的知情权,还是啰嗦两句吧。
 
    这是我看过的一场最不得人心的演出。并不是说人家百老汇的演员们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这场被红东方公司及启明东方暖公关打造的所谓“尊荣专场及谢幕北京大型盛典”太多的商业味道,令观众一再鼓倒掌,甚至不满声此起彼伏。
 
    对于现代人来说,守时是最起码的素质。但这场定为19:30分开始的演出,过了八分钟还没有任何动静。直到观众们鼓起倒掌了,才有人慌忙说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给观众留下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本以为演出就要开始了,没有想到热闹的还在后面呢。
 
    先是北京电视台的两位主持人不厌其烦地介绍前来观看演出的官员、嘉宾,接下来是一个个所谓的领导讲话,红东方还和百老汇搞起了互赠礼物等等,闹得人搞不清楚自己是来看演出的,还是来开会的,或者是来为红东方开盘来助兴的。于是倒掌一再鼓起来,下去吧、下去吧地呼声一再响起。
 
    应该说策划者还是动了一番心思的。但观众是来看百老汇的,不是来看那些一袭红衣的礼仪小姐举着千米红绸搞什么红遍中国的创意的,也不是来看那些身着戏装的京剧演员走场的。至于那些夸张的、空洞的词汇更是令人倒胃。什么“华盖京城”、“载誉登场”,什么“盛大开盘”、“盛大启幕”,听得人们心里一阵阵地直发冷。
 
    最不得人心的是,正式演出还是迟迟不开始。硬着头皮、耐着性子亲历过这些直接为房地产商做广告的商业环节外,演出还是没有开始。乐池里的指挥已经站在那里好几分钟了,却被人发现在接听手机。乖乖,倒掌再次响起。直到20点零5分了,如此庸长的充满广告味道的序幕才算结束。
 
    此前,我曾经对一些企业赞助大学生活动时的条件苛刻有过异议。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大学生是弱势群体。即便是百老汇这样的演出团体,在大款面前也只有低头的份儿。剧场里挂出的横幅是人家冠名,演出前的这些零碎也是为人家用钱换来的。只是主办方或许忘记了,来看演出的人并不都是你掏的钱。我看到报道说,演出有部分赠票,也就是说还是会有部分人是掏的自己的腰包。强迫这些自费的人参与你的商业活动,似乎太说不过了。即便是拿着赠票来的人,也是冲着百老汇来的。你的讲话、仪式也应该能简则简、能短则短。否则,非但没有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反而败坏了自己的名声。
 
    散场的时候,展览馆剧场果真成了红色的世界。印着红遍中国字样的纸袋子满地都是,浪费了多少纸啊。礼仪小姐们发的那些红皮广告也没几个人带回家的,闹得剧场里四处可见,够清洁工打扫一阵子了。
 
    作为商家,对自己的投入需要回报一点儿错都没有,但要考虑在公众中的反应。所有的策划、所有的举措,都应该有利于自己社会形象的树立而不是毁灭它。什么也没有老百姓的口碑更重要。在策划时,别把自己当有钱人,而是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就能找到比这个合适得多的表达方式和推介方式。不信,试试?
 
    正式演出结束后,已过了22点半。原本可以早些回家的观众们站在冷风料峭的街头打车时还在一个劲儿地抱怨:都是红东方闹的!看看,这事儿闹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