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北青报刊登的一篇报道引起了我的关注。广东百余所高校为新生开设廉洁课,50万本教材将免费循环使用。开设廉洁课的意义、价值不用我论述,我只谈谈对教材循环使用的看法。
按照广东的规定,上完这门课的学生需要将教材归还,供以后的学生循环使用。如有不正常的损害、涂污或丢失需要赔偿,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环保、节约和责任意识。
我本人就使用过循环教材。今年4月,我在中央党校参加一个月的短期培训,所用的教材和有关文件,就是循环使用的。管理人员反复叮嘱大家要爱惜教材,不要乱写乱画,保持清洁,以供后面的学员使用。当然参加这次培训的都老大不小的了,施行起来难度会小不少。但这一举措体现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留下的深刻印象至今没忘。
我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把高中用过的书做了彻底清理。其中不少书还新新的呢,有的甚至都没有用过。上学的人都必须买教材,所以教材即便是新的也送不出去,结果只得当废品卖了。拎着重重的书下楼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教材能循环使用该有多好!
循环使用教材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节约资源。我国的纸张紧缺,还需要大量的进口。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纸,都是用木材做的。所以,曾经有大学生倡导过年过节不寄或者少寄贺卡,以保护森林资源。和贺卡比起来,教材所耗费的森林资源要大得多啊;教材的循环使用,还可以减少和降低学生求学成本,每年凑足买书的钱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有不少孩子买不起教材吧。
教材是否全部循环使用、是否各年级的教材都循环使用值得探讨。起码有一部分教材、年龄大些的学生可以循环使用。如果有的学生需要自己有一本以图用起来,自己按照定价购买就是了。
我国教材的循环使用迟迟没有动静原因较多。一是有关部门、学校没有提倡,二是学生、家长不习惯,三是有人还指着大量发行教材赚钱呢。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意识到资源短缺的严重性,缺少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之所以广东最先循环使用教材是有原因的。尽管沿海、尽管经济发达、尽管比许多地方要富裕,但广东人还是很会经济核算的。这钱是不是学生出的,所以就有人心疼了,循环使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我们在义务教育中,能够推行教材循环使用,由国家免费提供,在实践中是行的通的。即便是个别书有所损坏、个别人需要长期使用,也不是多难解决的问题。
不是不能为,而是想不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