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北京青年报在第七版上登了大幅照片,照片上看不出是谁,除了三个人腿部、和一个人半个脑袋外,在画面上占据主要位置的是两条狗。敢情,照片的主角是狗。
这两条狗可不一般。否则,它们可没有资格和福分享用专门为它们开办的宠物度假村。我把这条消息读给旁边一位同事时,他脱口而出。现在有多少人还吃不上饭呢?!我以为这是他的偏见,于是在下午上课时,把消息给学生们读了一段,请他们即兴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发言十分踊跃,有六七位同学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从多种角度进行了分析。虽然角度不同,但基本表达了一个意思。这样的消息这样处理,的确不大妥当。
为了方便大家欣赏,我把消息复制在此文的后面,是非曲直相信大家自有评说。
这个问题应该从三个层面上看。其一,该不该给宠物开度假村。其二,该不该报道给宠物开度假村。其三,如果应该报道,该怎样报道。
尽管有的同学对宠物至上的风气不以为然,对关爱宠物胜过关爱人类颇有微词,对一些人对宠物一掷千金而不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很看不惯,但大家对宠物度假村还是有些包容度的。甚至还个同学认为,宠物产业应该大大发展,把赚来的钱再投入公益事业也算是回报社会。宠物商店、宠物医院比比皆是,开个宠物度假村也没有什么。所以,我们讨论的重点不再放在该不该给狗开度假村这个层面上。
对于该不该报道宠物度假村的消息,大家的意见也没有太大的分歧。社会上有这种事情发生,媒体有所反映也是应该的。该不该报道这个层面的问题也不需讨论了。
议论的焦点聚集在了如何报道这类新闻上。多数人认为,北京青年报对这一消息的处理上还是存在问题的。
第一,位置突出,关注过度。如果这条消息作为简讯发表,或者放在不大起眼的地方发,可能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但该报对这条消息的关注度实在是太大了。消息刊登在本市热线版。配的彩色照片放在版面的上部,栏宽占了版面的六分之五,高度也占了整版的三分之一。加上数百字的文字报道后,还用蓝色的线加了一个框。一篇稿子胜过了全版其余的10篇稿子。对于宠物度假村的如此关注实在过度,令本来对宠物没有太多反感、也没有什么仇富心理的人看了之后都觉得太过份了!
第二,拟人写法,令人不悦。这条消息的写法是很有特点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拟人化描写和滥用溢美之词。什么从容、优美的泳姿展示名犬风范了,什么毛毛真棒,好孩子了。首选动作、一展身手之类的词毫不吝啬地统统都用在了狗的身上,狗爸狗妈、毛毛爸、家长、小朋友等说法更是顺手拈来。这种混淆人与狗界限的作法,对于宠物的主人们来说或许是心甘情愿之事,但对于其他人来说,未必愿意与狗沾亲带故。作为一个记者用这样的笔法写狗新闻,而且占用公共新闻资源来发表,显然没有顾及到多数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欣赏之情,跃然纸上。这条消息从都至尾全都是用了一种欣赏的笔触进行报道。看着雪瑞犬在泳池里笨拙的样子,家长们忍俊不禁;到宠物专用游泳池一展身手,成了狗狗们比胆量、比技能的新鲜场所。毛毛的出色表演令毛毛爸感觉倍儿有面子,狗爸狗妈和狗狗在度假村里可以一同进餐......如此过份细腻的渲染,让人感到了记者的矫情和造作。
第四,做软广告,替“村”说话。不能说一沾着商家的边儿就一定是软广告,但这条消息的一些细节,的确令人怀疑是为宠物度假村做广告呢。度假村的位置说的什么清楚,正在试营业且不收门票,甚至引了一位孙小姐的话“以后得多带它来这里见世面”,还有王小姐说的话“平时在小区里溜它,可没见过这么高兴”“这么多小朋友陪它玩,肯定特开心”。还有比这样的广告更广告的吗?
上我课的学生都不是专业学新闻的,但他们对新闻的理解,并不一定比这位记者差。他们说,如果让自己来采写这条新闻,他们不会用这种所谓的纯客观的手法热捧宠物度假村,而是会报道一下人们对给宠物开度假村的一些反映,还会提醒读者不仅仅要关注宠物,更要关注人。不仅仅要关爱名犬,还要关爱那些不怎么值钱的小狗。
附原稿和照片。需要说明的是,北青报在用下面这张照片时,上面和下面都进行了剪裁,使画面上的两条狗给为突出。
昨天近百只宠物犬在属于自己的度假村里彻底放松———
度假村开张 专接宠物宾客
本报记者报道
“我算知道什么叫‘狗刨’了。”看着一只雪纳瑞犬在泳池里笨拙的样子,岸边的“家长”们忍俊不禁,在它不远处的一只哈士奇则用从容、优美的泳姿向大家展示名犬风范。昨天,近百只品种各异的宠物犬在通州区张家湾的北京江润宠物度假村举行了一场大聚会,带自家宠物交朋友、长见识可以说是每一位“狗爸狗妈”的心愿。
在大片的草地上撒欢奔跑、肆无忌惮地玩耍嬉闹是很多狗狗进入宠物度假村后的首选动作,除此以外,到宠物专用游泳池一展身手成为狗狗们比胆量、比技能的新鲜场所,“毛毛真棒,好孩子!”一只金毛猎犬频频把主人丢入池中的水瓶捡回岸边,众多围观者投来的赞许目光令“毛毛爸”感觉倍儿有面子,而几只稍微胆小的狗,因为不敢下水,最终被主人“狠心”扔进水中,强制进行游泳训练。
据了解,江润宠物度假村正在试营业期间且不收门票,虽然网球场和部分绿化工程还未完成,但昨天这里仍吸引了几百名市民驱车带着爱犬来这儿度周末。与一般餐厅拒绝带狗进入不同,“狗爸狗妈”可以随意带着狗狗在度假村里一同进餐。交流起养狗经验,大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我家的英国古代牧羊犬胆子太小,以后得带它多来这里见世面。”孙小姐说。
在下午进行的宠物嘉年华活动中,狗狗和主人们进行了多场互动游戏,叼飞盘、大胃王和认主人,令参赛的狗狗们争相表现,一决高低。“今天小狗太兴奋了,平时在小区里遛它,可没见它这么高兴。”一只纯种拉布拉多犬的主人王小姐表示,“这么多小朋友陪它玩,肯定特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