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还会不会有人当老师?

(2007-09-10 21:27:36)
标签:

教育杂谈

教师

学生

网络时代

教师节

师德

    今天不愧是教师节,社会舆论氛围一反常态,对教师极尽歌颂、赞扬之能事。校园里领导看望老教师的,年轻学生捧着鲜花送老师的,很是热闹。
 
    尽管我远没有桃李天下,也还是有不少人给我发来短信。我教过一门课的维族学生曼苏尔,从遥远的新疆阿勒泰发来了祝福。还有一位在县里当局长的学生去西藏出差,祝福里也带来了高原的气息。毕业的研究生寄来了茶叶,在读的几个凑在一起送来了件小礼品。两个学生社团端来了两小盆不咋贵、但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还有一些圈外的朋友,出于尊重也表示了自己的问候。
 
    恰好下午有两节课。因为是第一次上,所有不认识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主动和我打招呼。我提醒之后,一个学生带头喊了声:老师好。大家也就鼓起掌来。学生都是好学生,只是有时没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我们是个内敛的民族,很难对生人微笑一下。所以,尽管我并不挑学生的理,但还是来了个善意的提醒。
 
    看到了一个媒体今天公布的一个调查结果。样本虽然不多,反映出的情况可能会有些偏差。比如,重选职业近八成不想再当教师的说法,就不是很准确。教师是个大概念,填写教师问卷的是哪些地区的教师、从事的是什么类型的教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或许会有人因为性格问题、因为爱好问题、因为待遇问题、因为压力问题,会不适合做教师工作,或不愿意从事教师工作,但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安心教师工作,而且乐此不疲。
 
   今天的教师不太好当,也的确是个现实。为人师表,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在校园里,我不敢随地乱扔纸屑,食堂买饭从不敢加塞儿,害怕会给学生带了坏头。上课真的不敢糊弄,害怕误人子弟。和学生谈话、聊天都不敢太随便,害怕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我相信多数教师们都是这样,甚至比我做得要好的多。
 
    过去,老师的确懂得比学生多,但今天却不一定了。在接受新生事物方面,在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方面,学生都很有优势;过去,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和途径较为单一,基本上需要老师面授机宜。现在媒体如此发达,许多知识不通过教师也能够学得到;过去,学生学习基本上都在教室里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现在学习的方式、方法多得很啊。过去都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恐怕一缸水都不够了。
 
    如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的确很高,由此给教师带来的压力也就很大。这也是正常现象。对于教师而言,应该不辜负社会和民众对自己的期望。对于社会和公众而言,则需要理解教师、爱护教师。对教师不应求全责备。教师虽然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肩负的担子是有区别的。所以,对所有的教师用一个基本的守则去要求是可以的,但在实际中,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作为老师,在观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有可能是互相转化的。在一些问题上是老师,但在另一些问题上,或许就成了学生。不要总是端着架子,也没必要居高临下。网络时代倡导互动,教师和学生也是如此。
 
    我赞成尊师重教,但不赞成神化老师。我赞成师德建设,但不赞成求全责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