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博一年,我最想说的是......

(2007-09-03 08:29:36)
标签:

随笔/感悟

博客

博客圈

博友

评论

    眨眼写博就一年了。从去年的今天起,我一天一博,从未间断。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只有心得和体会。
 
    我做文字工作好多年了,但没多大成色。当年考研究生时,秦珪教授特别希望我能跟他读评论方向,我没敢。虽然我依然将秦老当作我的导师,但还是改了编辑方向。好家伙,说起评论,就让人想起那些大笔杆子来。我等凡人俗子,哪有这份胆子研究。我的同学,北大高材生刘贤弟从师秦老,学业有成,如今在深圳一家媒体挑起了大梁。
 
    一晃20年后,我却自己把自己逼得没有了退路。记得我带全国大学生记者出访韩国,一周时间深受刺激,很有些落伍之感。虽然知道博客一说,却从未实践过,给学生讲起来,一点儿底气都没有。于是请助管帮我开了博。心想,写得不好没关系,反正也没多少人看。有些切身经历就好,省得在学生面前漏了大怯。
 
    当时想得很简单,既然是日记嘛就每天写一篇吧。我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底。以前自己写过日记,却没有坚持下来。我想,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或者不想写了,就随便粘贴点儿什么就是了。但是我错了,开弓哪有回头箭?开了博,就希望有人看。有人看了,就希望更多人看。有很多人看了,怎么还敢马虎呢?所以,如果要说我能坚持一年而不断,首先应该归功于点击我的博客的每一位朋友。虽然绝大多数我都不认识,更不曾谋面,但你们是我写博的不竭的动力。没有你们,我早就知难而退了。这或许就是网络的魅力。虽然,面对的是计算机的屏幕,但那上面却有千千万万双眼睛,盯着我写每一个字,使得我不敢有半点儿懈怠。
 
    还要感谢北京日报教育周刊主编纪涛。去年年底,她约我在教育版开个言论栏目。我告诉她,我的博客天天更新,也在校报上开了博客专栏,是否可以先看看我的水平够吗?她却当即拍板,专栏的名称就叫“铁铮的纸上博客”,每周一期。这还了得。在报纸上开个人博客专栏,这不是第一,也是最早的之一。我才疏学浅,更不敢偷懒。而且,网络和纸质媒体联动,要求写的东西既具有网络的特点,又要满足传统媒体的要求。我只得硬着头皮上了阵,从那时起,我再写博客时,考虑的就不再仅仅是网络媒体,还要考虑北京日报读者的兴趣和教育版的特点。这也是我的博客里教育内容偏多的原因之一。主编经常给我打电话,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有时还有些具体的选题,和我讨论一些教育的热点话题,给了我许多启发和灵感。特别是每周三的专栏,成了鞭策我的另一个动力。
 
    我人出差了,报纸不能开天窗吧。所以,有些博客都是出差前预备下的。有时一出去一周,我就提前写好七八篇。每到一地,想法设法上网。实在不成,就请其他人代为发表。在这一年中,可能有10分之一的博客都是经过这样程序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每天一博就够我喝一壶了,何况为了备稿,要一天里写出两篇以上呢呢?所以,我经常是忙到多晚,也要坐到电脑前完成当日的写作,还要尽量有所储备。
 
    时光流逝。一晃一年过去了。我会因自己碌碌无为度过了这一年而后悔,但不会后悔坐在电脑屏幕前在“发表文章”框里敲字耗费的每时每刻。这一年,我依旧一无所获,但点开博客的文件夹,看到静静地贮藏在那里的365篇博文却让我感到了一点充实。
   
    我感谢每一位点击浏览我博客的朋友们。他们不但在1年的时间里,留下了101889这个点击数,更给了我继续坚持的勇气和信心。
 
    我感谢所有在我的博客里写下评论、留言的每一位朋友。感谢我加入的博客圈的圈主和工作人员热心地推荐我的博文。感谢许许多多我知道名字和不知道名字的转贴我的博文的朋友。感谢那些编辑、刊登我博文的媒体朋友们。
 
    我感谢博客。
    我感谢关心、关注、关爱我的博客的每一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