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心目中的草原,难,难于上青天。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在许多地方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9日,一路颠簸到了内蒙古的格根塔拉草原,结果既在预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和我见到的许多草原一样,眼前的草原和书中描写的、荧屏上看到的、画报杂志上刊登的相去甚远。毫不夸张地说,这哪里是草原,简直是一层草皮,而且还是斑秃了的草皮。用“远看似有近看无”来比喻,恐怕还是很贴切的。草的颜色还没有绿,就已经开始变黄了。如同一个孩子一下子就到了人生的秋天。
和我一样失望的人,不是少数。就这样的草皮,看与不看又有多少区别呢。一个孩子叫喊着,“草原在哪里??草原在哪里??”据说,今年的草还算长得好呢。如果不好,那还不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吗?格根塔拉,蒙古语,意思是夏天的牧场。可想而知,当年这里一定是水丰草美吧。可惜,岁月流逝,风光不再。一望无际的、起伏不断的“原”还在,但没有了洋溢着生命气息的绿色的衣裳。
即便如此,这里还是有许多都市里看不到的景色。草原渡假村的客房建筑就挺有特色的。一种是近传统的蒙古包。从那个矮矮的小门里看去,地铺替代了床,可以多少体味到蒙古族人居住的乐趣吧;一种是用石头砌起的蒙古包形状的小房子,一排一排的,挺有味道的,走进之后就发现,里面和在其他宾馆的标准间没有太多的区别;一种是黄颜色的半圆型建筑,像蒙古包一样被一驾勒勒车驮着,大大的车轮,宽大的车面。除了没有电视,其它应有尽有,而且向阳的一面是一大块落地窗子。躺在席梦思床上可以看到不太蓝的天和有些黑的云,只是看不到草原,看不到想象中的草原。但看不到草原,车马劳顿、颠簸到这里又有多少意义呢?
渡假村的老板知道大家的心理,主要活动区周围的草还是高一些。但如果你稍微多走两步、稍微往远处看看,就会大失所望。一位平日开宝来的朋友,花了150元钱租了辆柴油四轮摩托车拉着我向远处的敖包颠去,只见敖包周围有十多个喷头一起转动着给草地浇水。即便如此,草依然然看上去没有什么生机。天气太旱了。
后半夜里我起床看了几次,就怕错过了草原日出。结果,还是错过了。不是我睡过了头,而是没有感上好时候,云彩依然很厚,却没有一点儿要下雨的意思。尽管如此,我还是走出了蒙古包式的房屋,走向勒勒车的台阶,一个人向着太阳的方向走去,想象着太阳升起的样子。不但寻找草原成了一种奢望,日出也是难得一见了。
没有太多草的草原,依然很美,只不过是一种类似断臂维纳斯的残缺美。在这样的大地上行走,那种气势、那种胸怀,依然能引起心灵的震撼。只不过,来到这里的人没有几个在辽阔的大地上来体味这种意境。都市生活已经让他们形成了室内生活的惯性。他们习惯了酒吧、餐厅,上网、打拖拉机。那个车轮上的民族连同草原一起,离大家越来越远了。
草原的远去和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干旱、缺雨......其中有许多的原因,是人为难以改变的。问题是,这些原因中还是有人为因素的。我们所能做的,恐怕就是尽全力去护卫这一片片草原。因为,它不仅仅是蒙古族一个民族的母亲,还是整个地球的守护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