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该防治的是人们头脑中的荒漠化

(2007-06-17 08:40:37)
标签:

绿色传播

荒漠化

绿化

     一年一度的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又到了。回顾这一年一年的防治荒漠化走过的艰难历程,既感到有些欣慰,又感到十分焦虑。欣慰的是,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防治荒漠化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感到焦虑的是,在一些的脑子里生态意识的淡薄似乎比自然中的荒漠化更加可怕。这种局面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防治荒漠化的进程就会受到阻碍,也很难从根本上取得成效。
 
    在对待防治荒漠化的问题上,有这样几个观念值得警惕。
 
    一是荒漠化遥远论。的确,目前人们居住的地方荒漠化程度并不很严重。尤其是在一些现代化的大都市里,人们还是只看到了眼前的大树红花绿草,陶醉于街心公园和绿树掩映之中。而看不到那些广袤的已经被荒漠化蚕食的土地和正在被蚕食的土地。对于这些人来说,荒漠化只是耸人听闻的传说,认识不到防治荒漠化的紧迫性。尽管早就有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说法,现实中也出现了类似沙尘暴之类的恶果,但这些人却不愿意相信,依旧停留在自己营造的理想里,颇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二是荒漠化与己无关论。持有这种观点的,既有社会上不同的个体,也有各级政府的一些管理部门。有些人认为:防治荒漠化主要是西北地区的事儿,和沿海地区没多大干系;防治荒漠化是农民的事儿,和城里人没多大关系。有些部门也把这项事业看作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任务。事实上,现在的地球是一个整体,荒漠化造成的恶果,每个地球人都要吞咽。每一个人都是防治荒漠化的受益者,也是荒漠化的受害人。把自己置身于防治荒漠化之外,或者还在干着加速荒漠化进程的勾当,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任何行业、任何部门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必然承担着防治荒漠化、以营造和保护这个环境的职责。
 
    三是荒漠化难以防治论。不容小视的是,在防治荒漠化的强大的社会舆论中,有一股荒漠化不可防治论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且,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中有的身居要位,有的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有的还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荒漠化就是地球上的癌症,防治起来的确难度很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匮乏,发展生产和发展经济的矛盾等,都使得这项事业难上加难。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起步较晚,加之防治意识淡漠,出现了治理速度赶不上荒漠化速度的现象。但这不等于荒漠化不能治理。在防治荒漠化的发生,减轻荒漠化的危害、阻止荒漠化的蔓延等方面,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也是大有作为的。
 
    防治荒漠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所以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防治荒漠化是有科学规律的,所以要树立尊重自然的思想;防治荒漠化是全社会的事情,是全世界的事情,所以要有大局意识、国际胸怀、世界眼光。
 
    对于未来,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虽然防治荒漠化的任务十分艰巨,虽然我们认识荒漠化的规律和研究防治的方法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了科学的观念,就会在防治荒漠化的道路上不畏艰险、不怕苦难、不断前进。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防治荒漠化日的设立就非常重要了。它使我们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在这一天更加警醒。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回首过去,更可以展望未来;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更可以查找问题和不足。当然,防治荒漠化的事情不能靠防治荒漠化日这一天来解决。
 
    注:此文发表在中国绿色时报6月19日第三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