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文字功夫差和高考作文有直接关系(铁铮看高考27)

(2007-06-11 08:52:12)
标签:

高考作文

细雨闲花

指挥棒

教师

大学生

    今年的高考作文太出乎意料之外。这就对了,如果大家都猜到了,能说明人家出题的人有本事吗?人家吃的就是那碗饭,就是要创新,就是要让考生、教师找不到北。
 
    走出考场之后,不少学生抱怨,老师的辅导一点儿帮助都没有。这怪不得老师,据说人家出题者把各区县一模、二模、三摸的题,早都收上去了。甭管谁做过的,一律别想出现在高考里。再说,你都做了八百遍了,还考个什么劲儿啊!
 
    一些任课教师也暗暗叫苦。作文题像这样的出法,怎么辅导考生也很难有直接的作用。今年的作文题和古诗干上了,估计高中的语文老师们会让学生们开始和古诗较上劲了。
 
    当然,也有人为高考作文题叫好。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就在自己的博客里说,“北京卷的这个作文题很是别开生面,细中透着大气,虽然题干还值得再精雕细琢一下,但在全国各地的作文题中,仍然是最出色的。”
 
    对于北京作文题的“细雨闲花”,对于全国作文题的“失意与诗意”,对于江西作文题的“要说爱你不容易”,对于这些离社会、离生活越来越远的命题的是是非非,考生、老师、专家自有公论,我不便多加评论。但我想到了另一个与此直接相关的问题。
 
    高考是个指挥棒,高考作文题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指挥棒。所以,其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当然也无法否认。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当这些有幸走过高考独木桥之后的考生成为大学生后,其文字表达能力差,高考作文的导向就脱不了干系了。而现在的现实的确如此,不少在高考作文中得到了高分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其文字表达水平仍然很差。害得不少仁人志士呼吁,要在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恶补呢。
 
    我接触过不少大学生,甚至是大学毕业生,写个请假条都不会。不是说不会写字,而是连个请假的理由都不知道写。有的硕士写篇论文都很困难。这些学生掌握了许多华丽的词藻,也背过了许多名人轶事,还会说许多警句名言,来点子风花雪月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就是不会写求职信、讲话稿,写个计划、总结更是空洞乏味。当然,不排除一些理科学生偏科,高考时就作文分数偏低的现象,但仍有不少文科的学生也是如此。甚至一些高考作文分数不错的学生,写点儿一般性的应用文也不灵光了。
 
    应该说,这和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有直接关系,而高考作文的导向又难逃其责。高考的作文命题范围一年一变,没有一点儿继承性和关联性,也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这就逼着高中的语文老师们今天练这种写法,明天练那种写法,想尽办法去迎合出题者的心思。但主动权在出题者手里,人家想怎么出就怎么出。去年是“北京的符号”,今年是“细雨闲花”,明年又是什么,神仙他姥姥也不知道。
 
    问题是,就算是搞明白了“细雨闲花”与恬淡的人生境界的关系,又能怎么样呢?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吗?其文字表达的能力就提高了吗?说到底,作文不是用来自我欣赏的,不应该仅仅成为抒发闲情逸致的一种工具,而是社会交往与沟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这种意义上说,高考的作文题目,不应该是出题者与考生、与高中语文老师们斗智斗勇的产物,也不是出题者自娱自乐、或者看着考生着急自己偷着乐的玩物。其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汉语写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技能的掌握上。高中阶段,是为高等教育奠定基础的阶段,也是一个社会的人在社会上闯荡的基础功训练、当然包括必要的书面表达能力训练的关键阶段。
 
    所以,需要警惕的是,高考作文命题陶醉于“细雨闲花”、“失意与诗意”的风雅之中。作为大学教师,我还是拜托命题者多为高考生的今后想想。想想那些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需要掌握哪些书面表达的规律和技巧;想想那些不继续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在社会上闯荡需要掌握哪些书面表达的知识和方法。以此为出发点,想必可以在遴选学生的同时,也把作文教学和社会需要结合在了一起。
 
    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注:此文刊登在2007年6月13日北京日报《铁铮的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