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效应对香蕉有毒之类的虚假短信,是项基本功

(2007-06-04 09:00:22)
标签:

绿色传播

手机短信

虚假信息

海南香蕉

sars

 
    一场由虚假信息酿成的香蕉风波近于平静,但关于如何应对误传的信息话题才刚刚开始。
 
    前段时间,国内部分手机使用者收到关于海南香蕉含有类似SARS(即非典)病毒的信息。这是继今年3月“蕉癌”谣言风波之后,发生在当地的又一起谣言事件。一时间这一信息口口相传,闹得满城风雨,直接造成了了香蕉市场的低迷。连遭价格暴跌重创的蕉农们人心恐慌,损失惨重。目前,海南全省直接损失已经在5000万元以上。(6月3日央视国际)
 
    对此,海南省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总体来说速度较慢,没有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客观上表现出了“马后炮”的态势。我在北京听说这一谣传已经过了好多天了,才看到有关部门的正面回应。此时,在中学生中都有了不能吃香蕉了的说法,巨大的损失已成现实。
 
    有关误传信息的回应,重点放在了公安机关已立案查处编造虚假短信者。有关报道说,早在5月23日,省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和海南省香蕉协会已将传播虚假短信事件向省公安厅报案,省公安部门已经受理此案,正在查处当中。案子什么时候了解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便查出个子丑寅卯,对于挽救因误传信息造成的香蕉价格下降的损失也没多大实际意义了。

  报道说,5月23日下午6时多,省农业厅就将海南香蕉产业发展情况和香蕉风波处置的情况上报农业部,农业部又上报了有关领导同志。遇到危机事件之后,向有关部门汇报是必要的,但仅仅是停留在报案、报告上级,显然是不够的。
    
    “香蕉有SARS病毒”之说其实很容易澄清的。即使是面对手机短信这样的传播渠道。但事发之后,先是没有引起高度警觉,明显有悖常理的谣言连续传播达数十天之久,却没有公开的辟谣、说明,以致以讹传讹,广为散布。
 
    我注意到,海南当地的正面报道,大多出现5月下旬。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央领导同志日前在新华社一期关于“‘海南香蕉有毒’短信多次在部分地区流传”的信息上批示:“加强对海南香蕉的正面宣传,维护蕉农的合法权益。”要求省政府对香蕉生产、购销要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为香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宣传部门要抓紧安排开展对海南香蕉产业的正面宣传,澄清事实真相、介绍科学知识,批评不实有害传言。(5月27日《海南日报》

    对于谣言放任自流是不是渎职此文不过多阐述,只想就在信息传播上如何积极应对虚假信息谈三点看法。
 
    其一,对于手机短信这一传播渠道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一些人眼里,手机短信算不了什么,只是个人口袋里的一个通信工具而已。事实上,手机短信作为第五媒体虽然在理论上还有争论,但在现实中的确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手机持有率大幅度迅速增加,就连收废品的、卖菜的都有,其覆盖面比任何一种媒体都广泛。再加上手机的隐匿性,使得对短信中的虚假信息的察觉带来了一定困难。对此,一方面可以从技术手段上可以加以防范,更重要的是对其内容应加以必要的监控或者叫手机短信的舆情调查。特别是一些虚假信息呈现大面积扩散趋势的情况下,应该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应对。可以在手机使用者中选聘信息员,也可以建立举报虚假短信的渠道。
 
    其二,对于虚假的不实的信息应该迅速正面回应。谣言止于信息的公开。现今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大,使得“真理还没有穿上鞋子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了全世界”。在应对虚假信息上应争分夺秒,而不能按照计划经济那一套,层层请示、层层汇报。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及时地对谣言内容进行科学的解释、有效的澄清。
 
    其三,把积极有效地正面传播信息,列入生产、销售、经营的重要工作内容。现在许多企业都已经非常重视对产品的形象策划和品牌宣传,但对于区域性的生产产品的宣传和策划还没有哪个地区列入自己的工作内容。在平时,如果能加强对当地的农林牧副渔产品进行科学有效的宣传,不但有利于促进生产和销售,而且也能从根本上组织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香蕉有毒的虚假短信肆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如果我们能从中汲取教训,肯定会变得聪明起来。如果还不能引起重视,那我们就显得太愚蠢了。
 
    注:此文刊登在《中国绿色时报》6月7日B4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