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人十年捐绿7000万元太少了点儿

(2007-04-11 06:13:14)
标签:

绿色传播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大款不少,有钱的很多,思想也算前卫,但《北京晚报》9日报道称,北京人十年捐绿7000万元。算下来也就是每年才700万元,是不是太少了点儿?
    绿化是公益事业。国家近来投资不少,但相对于我国的环境状况来说,还是有很大缺口。尤其是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绿化和城市建设的速度相比显得跟不上趟儿。曾去过韩国的首尔、澳大利亚的悉尼,也去过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罗马等,感觉北京的楼不比人家的低、路比人家的还宽,商厦也是琳琅满目,可就是绿化和人家比差远了。原因十分复杂,但缺少必要的经费保证也是其中之一。这年头儿,干哪件事儿不花钱呢?
 
    我们国家花钱的地方简直太多了,但经济实力却有限。所以,仅仅指望着国家投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社会解囊相助。那些生活还没有着落的人也就算了,可一顿饭就花个上万块钱的主儿总该奉献点儿吧。北京的房价1平米就上万元,有人一买就是好几套,少说也得花几百万元吧。北京大大小小的企业该有多少,拔下根寒毛都挺粗的,还有不少股市上也算是“风云人物”的。如果肯为绿化做点儿事情,肯定既不伤筋,又不动骨,还落个好名声。从这种意义上说,对于北京来说,每年这700万元可真的不能算多。
 
    之所以捐绿没有在社会上、大款里形成风气,原因也不少。首先是社会和个人对捐绿的意义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意识到为绿化出点儿力是件十分光荣的事儿,既为人类造福,也为自己添寿,还为自己留名;其次,是对捐绿引导不够,还没有形成捐绿光荣的社会氛围;再次,是捐绿的程序、途径还不为众人所知,也不够便捷,不排除有人想捐却不知道如何捐的可能。
 
    人的行动都是受大脑支配的。如果意识到了捐绿的重要性,当自己具备一定实力后,肯定是愿意做些善事的。对于李春平之类的大慈善家,可以多做些说明、说服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于子怡之类的明星们,也可以多引导引导,使其能发挥一下自己的感召力;对于那些为绿化事业做出了自己贡献的人,应该在社会上大力表扬。比如,可以在媒体上开个栏目,专门刊登捐绿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名单(除人家甘当无名英雄、死活不让登的除外)。在政策上对那些捐绿的行为有所倾斜。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公共场所设置些捐绿箱,让那些有爱心的人十分容易地把自己的爱心表达出来。那些绿化的形象大使们除了唱两首歌、为提升自己的人气在植树现场做点儿拿锹浇水的姿态之外,也该带头为绿化事业出点儿“血”,动点儿真格的。不在乎钱多钱少,总是一份心意不是?
 
    义务植树是聚集人气。自愿捐绿是聚集财气。这两者对于绿色事业而言,缺一不可。所以,在加强对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引导之外,还应研究一下建立怎样的捐绿机制,使其既便捷,又人性化。
 
    当然,国家增加点儿投资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还要倡导节约型林业,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是此话题的另外一部分内容。有时间,我们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