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多道理不一定要等老外告诉我们

(2007-03-26 07:33:34)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在许多地方都领先于全世界。但现在,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似乎越来越少了。在国际上,不仅在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优势不明显,而且变得就连一些特别普通的道理都需要等老外来教训了。
 
    中国青年报刚刚刊登报道说,城市绿化带应比马路低。这是世界顶尖节水专家盖格教授在我国举办的一个培训班上讲话时指出的。这话的道理其实挺浅显的,就是让马路上的雨水流到绿化带里而不是白白浪费掉。
 
    这样的道理,我们懂。曾到过山西的几个地方。当地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房顶都是向院里倾斜的,据说也有雨水不流外人地的意思。冀中平原,每次下了雪后,都有人把雪扫起来运到地里慢慢地融化。下雨的时候,总有人拿着各种各样的盆啊、桶啊什么的在房檐下接着,等雨停了之后再浇到树坑里。可现在的问题是,水资源越来越紧张,但人们(尤其是城里人)的节水意识却越来越淡薄。
 
    气候变暖,干旱少雨,人的力量很难左右。有些高精尖的技术我们一时难以突破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我们的经济实力不如人家也需要一步一步地追赶。但生活中的一些浅显的道理如果再等着老外来告诉我们,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而恰恰这些小窍门、小技巧在节水方面能发挥很大作用。
 
    经常看到一些草坪上浇水的喷头喷水的范围,远远超出了绿地,白白浪费了许多水。有人或许说,那是中水。中水也是水啊!下雪以后一些地方很少有人扫雪,即便是扫出条供人走的小路,其它雪也多数没有利用起来。而一些主要街道上撒了融雪剂后,也无法再给树、草用了。好不容易下场雨,雨水都积在立交桥下和坑坑洼洼的马路上,地漏很少有通的,就是通了,水也不知道流到那里去了。一些干旱的地区,栽的是喜水的树、植的是怕旱的草,园林工人们天天在那里浇水,没过几天,不是叶子黄了,就是枝条枯了,挖掉、铲掉,重来。
 
    其实,在许多方面不一定要有高新技术。积极选育抗旱的新树种需要时日,但多栽点儿乡土树种不就得了?又易成活又能节水,何乐而不为?
 
    我们中国人多么聪明,什么办法想不出来呢?如果真想做什么,一定能做的到。像这位所谓的世界顶级节水专家的点子,我们老农都想的出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现在连想都很少有人想这类事情。即便是想到了,也很难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缺水,北京也是如此。但到现在,北京的生活用水还没有多少限制。难道非要等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来想办法吗?到那时候,不是太晚了吗?
 
    中国城市的树也好、草也好,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但无论是树、是草都需要水来浇灌。在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节水问题解决不好,有可能会成为绿化的制约因素。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尽早采取行之有效的、简便易行的措施。
 
    在许多环境问题上,我们都在倒老外的覆辙。为什么非要等着让老外来提醒、教训,我们才能引起重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