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全套”综合症成了一些记者的通病

(2007-02-05 09:25:03)
    从网上看到了今天的《京华时报》。头版的第二大醒目标题就是“沐浴场所内应放置安全套”。二版要闻版头条,在通栏大标题下刊登了全文。位置之重要、标题之醒目、导语之突出,都说明了该报与此相关的记者编辑们对“安全套”的高度重视。由此,引出了一些记者编辑们的关注点究竟放在什么地方的话题。
 
    消息的开头就是:卫生部会同商务部组织制定的《沐浴场所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布,向地方卫生及商务主管部门征求意见。《规范》要求,沐浴场所内应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
 
    明白新闻写作的人多少都知道,新闻导语的写作要诀就是,要把最重要、最想让读者知道的内容放在最前边。所以,可以丝毫不加怀疑地认定,用该报的新闻眼看来,“安全套”就是重要。“安全套”不但在这条消息的全部内容中是重中之重,而且在当日的众多报道中也是重大新闻。
 
    首先仅从这条消息中涉及的内容来看“安全套”的位置。其实,这一《规范》对沐浴场所提出了众多的具体要求,如应远离污染源,应配备一氧化碳报警装置,内部装饰及保温材料不得对人体产生危害,设置流动水洗手及消毒设施,应设置足够的淋浴喷头,等等。在该报的记者编辑眼里,这些都没有“安全套”重要?“安全套”在整个报道里,仅仅就是“沐浴场所内应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这么几个字,就值得记者编辑们如此重视?
 
    再看看同一个版面的其它消息是不是都没“安全套”重要。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实力的消息,没有“安全套”重要?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应少占耕地,这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没有“安全套”重要?但在记者编辑们的“新闻眼”中,都败在了“安全套”之下。在版面的位置上,压在了“安全套”下;在编排的其它手段方面,远逊于“安全套”。
 
    之所以有些记者编辑一见了“安全套”就兴奋、亢奋,其实是对新闻标准的错误把握。在他们看来,新闻的标准就是刺激,就是猎奇,就是吸引眼球,就是“人咬狗”。他们以为这样,读者就爱看了,发行量就上去了。其实,他们是低估了读者的素质和阅读水平。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对于这些人的庸俗、低俗、粗俗的作法,是之以鼻的,是不屑一读的。
 
    记者编辑们是媒体的把关人,而媒体又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标。真的希望我们的记者编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安全套”上,放在奇闻轶事上,放在隐私性事上,放在乱伦变态上......否则,总有一天大人们会告诫孩子说:可别看这类报了,它是走向沉沦的教科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