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该不该用“硬杠杠”来砍实验班

(2007-02-02 15:41:49)
   山东省政府出台意见,用“硬杠杠”来推进素质教育。有关报道被今天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报眼位置刊登,足见该报对这一消息的重视。
 

所谓的“硬杠杠”是该报编辑所为,指的是对“推进素质教育提出硬性要求”。省政府推出的这些“硬杠杠”到底有多少可操作性暂且不论,先看看其中有的“硬杠杠”是否需要商榷。

 

山东明确提出,“纠正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办特长班、实验班的作法”。不问青红皂白,无论具体情况,一律停办特长班、实验班,这样的“硬杠杠”是不是过于简单化了点儿。

 

该不该给实验班、特长班亮红灯,这个问题没有见哪个部门论证一下。报道中对为什么停办实验班、特长班没有做任何说明和解释,按照逻辑关系分析,显然是因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但应该质疑的是,实验班、特长班就一定是素质教育的“天敌”吗?

 

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含义这里不用专业术语加以阐述。有一点是肯定的: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但这不等于说把所有的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进度、一个目标来培养,需要强调的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在一般情况下,人和人或许没有太多的差别,特别是孩子之间。但这不等于人和人就没有任何差别。如果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不能区别对待这些差别呢?为什么不能对有差别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呢?不能不承认孩子的天赋,也不能否认孩子的差别。任何行业做任何事情都倡导搞搞实验或者试验,为什么教育偏要和“实验”过不去呢?

 

目前多数学校的实验班大体是按学科分类的,如数学、英语、语文等实验班。有的是按教学方法和教学体制不同而划分的,如“超长儿童”实验班等。据我所知,按学科划分的实验班并不是只教其中一门课程不及其余,而是对其中一门重点加以培养而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教学方法的实验,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这种探索精神如果真的是符合科学的、符合学生愿望的,不但不应制止,还应加以提倡。

 

人大附中的实验班办了这么多年,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既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又为高等教育输送了大批人才;我认识的一个女孩该上五年级时却进了八中办的少年实验班,如今还不满18岁就已经从清华大学毕业了;至于把在足球、橄榄球、体操等文体特长的学生分别组成教学班,根据学生训练和学习的特点安排教学计划,从而做到学习、比赛两不误,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实验班、特长班本身,而在于怎么个办法。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有责任对这些班加强管理和监控。与其对这类班用所谓的“硬杠杠”一刀切,远不如对其加强管理和引导,使其同样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前行。

 

这样做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才是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在了实处。

 
    借办实验班、特长班之名,行多收费、乱收费之实的,性质就不同了,应另当别论。那就不仅仅是停办的问题了,理应严肃查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