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重庆电视台“第一次心动”全国总决赛10进六现场直播。我从10点多开始看,直到午夜节目结束,屏幕上的主题基本上就是一个:选手之间互相的攻击。特别是几位评委的诱导、点评,使人感受不到一点“和谐”的味道。如果,这仅仅是一场内部比赛也就罢了,但现场直播后在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中极易造成不良影响。
这年头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但前些日子基本上是选手“自吹自擂”,自己拉票,虽然有些不妥,但对其它选手的伤害还不够直接。而这个节目,从设计上就设置了选手“相互残杀”的环节。由选手们提名某选手进入评审室,而一次都没有进去过的即可过关。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让谁晋级,只要拼命提他的名字就是了。于是,有个“不得人心”的选手不得不几次进入那个昏暗的小屋。
“被迫”进入这个小屋的人所要做的是,面对评委说出自己的真心话。而这些真心话更多的是揭露其它选手不被人知的丑陋的一面。于是,有选手激动地攻击某选手家庭贫困是假,“手里拿着两个手机”;不少选手都异口同声地抨击某选手背地里搞小动作。这还不算,电视画面上还出现了几位已被淘汰的选手私下里吃饭被工作人员偷拍的镜头,而这些镜头正是他们在议论这个选手和大家相处中的“是是非非”。几位评委在选手背后对其点评中,也直指选手的所谓品质等显得更加过份。
结果可想而知,这个“众矢之的”的选手被淘汰了,那个因自己手机太破、借了小舅子手机的选手也被淘汰了。或许这是个巧合,但似乎也揭示了一个道理:你恨谁吗?就背地里恶心他!这是竞争,必须要淘汰人。也就是说,即便他们不攻击这两位选手,也会攻击其他的选手。
我对被淘汰的选手并没有任何私情和特殊的好感。只是觉得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公众面前搞这类“人身攻击”并作为比赛环节有些特过份了。评委们和那位主持人们在这个环节上仿佛做着一件事情,那就是教给青年人在竞争中要踩着别人的肩膀上。
竞争是残酷的。但这种竞争应该是良性的。每个竞争者都应该是与人为善的,都该多看看别人的优点,而不是人身的攻击。这应该是这个社会竞争的基本法则。如今,有些人忘记了这一点,在竞争中不择手段。但他们不敢拿到桌面上来,而这档节目却明目张胆地诱导选手,真是令人惊诧!
这档节目的策划者、制片人以及实施者们不知是否忘记,在大众媒介影响日益巨大的今天,你们是公众的老师!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你们对公众的影响比教师来得要大得多。所以,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要考虑到社会效果。
注:此文刊登在2007年1月24日的北京日报《铁铮的专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