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离开短信,选秀将会怎样?

(2007-01-02 21:28:03)
    刚刚看完北京电视台的“红楼梦中人”选秀节目的一场比赛,有几句话不得不说。平心而论,节目不错,演员不错,评委不错,主持不错,就是主持人一再强调的短信投票太令人讨厌了,其中的铜臭味使人几乎到了很难忍受的地步。
 
    短信参与选秀,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当年超女孕育的时候,短信就帮了大忙。喜欢自己喜欢的演员吗?就得赶紧发送手机短信。发少了不行,还要动员亲戚、朋友、大马路上不认识的人,有的还花大价钱买无数张电话卡,就图个提升所谓的人气。问题是,现在短信参与之类的话几乎成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头语,大有泛滥成灾之势。且不说移动发多少号,联通发什么,小灵通又发什么,像打机关枪似的没完没了多讨人烦,还影响了节目的连贯性,更重要的是,短信明里打着观众参与、互动的旗号,其实是行赚钱之实。君不见,电视屏幕上打出的字幕上写着,1条短信1元,广州用户还2元呢?
 
    如果你老先生不愿意花这点钱,舍不得花这点钱,就只剩下眼瞅着自己欣赏的演员被淘汰的份了。如果该演员和自己不沾亲不带故还好点,这如果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你能忍心吗?不忍心,好,就等着挨宰吧。一个人发一条钱不算太多,但全国这么大,比赛那么多场,你说这短信条数能少得了吗?经济利益的驱动,成了电视人热衷短信的动力。
 
    今晚的节目中,我看到,每个角色9个人一组的比赛中,只有3个人有幸进入了下一轮。主持人不厌其烦地告诉观众,被淘汰的每组6个人(宝玉、宝钗、黛玉三组加起来18人),哪个人没点粉丝呢?要想让他们复活,好,你就拿着手机按吧。
 
    我曾经几次在不同场合讲过这样的话:如果同样是足球运动员一脚劲射、破门成功,不同国家的解说员(或主持人)的说法不尽相同。德国电视上会说,这是球员献给自己家人最好的礼物......;美国电视会说,这个球进球的速度相当于每小时多少公里,射球的角度又能精确到多少......;而中国的电视一定会说:这个球员还会进球吗?请大家赶紧发送手机短信,移动......联通......小灵通......
 
    按说市场经济了,电讯公司和电视台都讲求经济效益是没什么错的。但将其作为比赛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者说必须的条件,就有些强买强卖的味道了。不知道是不是有关部门该出面规定一下,在一个节目中,这类废话最多只能出现几次,每次最多几秒。省的招观众骂。
 
    其实刘仪伟和春妮主持的挺好的。但每次他们嘴里反复说那几句话时,我真的替他们惋惜。他们真的是代人受过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