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高考奇才,不能一味地指责

(2006-11-03 21:07:30)
    一位高考奇才,四次高考,每每600多分,而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两进武汉大学,二进华中科技大学,成千上万个中学生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他想进就进。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他而言如取囊中之物。无论如何,他是个奇才。
 
    考试,弊端很多。但恐怕一时半会儿还取消不了。不但中国取消不了,就连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也还在考。所以,简单地将这个学生指责为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庸才之类的评论,显然是不大合适的。更何况是对一个需要迫切帮助的学生呢。
 
    应试也是一种本领。能够掌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眼见耳闻,多少考生死活就过不了这一关。而他,退学后没用多长时间备考,结果考考必中,考考高分。起码证明他在中学阶段学过的知识深深地烙在了脑海里。而且还与时俱进。因为,每年的考题肯定会有新的变化。
 
    这个学生的经历是个个案。这样的学生的确不多见。作为社会、作为他所在的学校、作为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人,似乎不该仅仅是指责他、惩罚他、开除他。而是需要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帮助他迈过这道坎儿。说不定,他将来能得个“诺贝尔”什么的呢。即便是得不了,我们也不该嫌弃他、讥讽他。因为,他不仅仅是个公民,更是一个拥有被教育权的青年。
 
    其实,我也没有想出究竟该怎样对待这样的学生。但我想,就连弱智的孩子都能发挥其潜质,培养成出色的指挥家。这个考生如果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才的。
 
    所以我说,这位高考奇才的出现,可能和应试教育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倒是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如何通过帮助他,来彰显我们个性化教育的威力。仅仅指责他,和一再劝退的结果,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对这样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的一种不负责任的伤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