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工资条了。依旧努力工作的张翠平发现,自己的那张窄窄的纸条,已经的不在新闻办领了。
这一天还是来了。尽管,她刚刚过了50岁生日。
还没开学,人事处通知我和她谈谈退休的事。我和她谈了。其实,此前我们已经谈过好几次。她和我及我们的同事们都有了些思想准备。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令人措手不及。再加上中间一个长长的假期,这一天就显得更加突然了。本想能拖几天算几天,但行政手段的实施,把此事摆到了再不能回避的明面上了。
张翠平是从印刷厂调过来的,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改口,还是称她“张师傅”。当时新闻办刚刚成立,她做了北林报的编务,还承担了新闻办的许多琐事,后来又加上了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的日常事情。她在办公室里,年龄最大,事情也最琐碎。但她从无抱怨,和大家相处融洽,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些年,她还入了党,越发地努力。
按照规定,每个人或早或晚,总有离开工作岗位的那一天。我们所能做到的,或许就是珍惜工作机会,像张师傅这样认真工作,给每一个周围的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当这天到来的时候,能够坦然地接受这一现实,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许多事情都是这样,都会有告别的日子。关键是,如何过好曾经拥有的日子。
将心比心。更感觉张师傅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无论是在过去的工作中,还是在面对告别的日子里。反到是我,作为她的“头儿”,有过多没有照顾到的地方。比如,到她的工资转走那天,因多种原因,都没有给她报过一次3%。这成了一件永远不能弥补的憾事。尽管,我们心照不宣,这并不是我所能左右之事。
仅用以上寥寥数语,表达我对曾经为北林报、新闻办做了大量工作的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
前一篇:为中国的“防火熊”即将问世叫好
后一篇:在北青报当临时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