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中国的“防火熊”即将问世叫好

(2006-09-05 14:57:01)

 
    今年4月,笔者的拙文《中国的“防火熊”,你在哪里?》在中国绿色时报刊出。该文其实是《美国林业百年》一书的读后感,对比美国森林防火的全民意识培养,笔者就我国森林防火的宣传发了一通感慨。
   
    没想到的是,短短3个月后,我国森林防火的最高机构和中国最权威的绿色传媒就联合推出了一个大型活动:面向社会联合举办以“森林防火,走近你我”为主题的“中国森林防火吉祥物设计大赛”。
  
    不敢说是我那篇拙作起了多大作用。这或许是一种巧合。但起码说明,在我们国家,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大家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让森林防火的意识深入人心,让森林防火宣传贴近民众,让森林防火成为广大民众的共同行动。
  
    森林是整个人类的家园。和整个绿色事业一样,森林防火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问题是如何让每个公民都充分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清楚地知道应该为森林防火做些什么。这需要法律的保障,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行政的力量,更需要传播的作用。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推广硕士开设《传播学》课程多年,最早创办了绿色传播中心,还培养着传播与绿色文化的硕士生,一直在探讨着传播在推动绿色事业中的作用、意义以及技巧和规律。或许是一种职业的偏爱,我越来越感到,传播在推动绿色事业上的作用远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远远没有将其发挥到极至。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特有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绿色传播远没有政治、战争、影视、体育、娱乐的传播来得充分和广泛。虽然可以从传播学中找到许多解释的理由,但残酷的现实是,绿色传播活动的不广泛、不充分、不深入、不生动,使得民众的绿色意识淡薄,其中一些“把关人”绿色意识的淡薄,反过来又导致了绿色传播的不到位。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使得这个公益性的、与人类每个成员的今天、未来都紧密相关的事业,未能从广大民众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有关森林防火的传播与宣传的状况也大体如此。
 
  绿色传播总体来看呈落后态势,应该说是不争的事实。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林业宣传部门不努力、不作为,而是指全社会对绿色传播的重视程度和传播作为。特别是社会性的大众传播媒介对绿色事业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一方面传统媒体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另一方面诸如博客、播客等已经火遍世界的新媒体则基本还没有涉足。一些宣传和传播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既不持久,也不深入,更谈不上扎实。
     
    分析历次森林火灾的起因,不难看出,绝大多数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缺乏并不深奥的森林防火尝试而无意引发的。在这种意义上说,将我国森林防火的重点放在提升广大民众的防火意识上的决策,无疑是科学的、正确的。而这种意识的提升,离开了丰富多彩、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和宣传活动,根本就难以实现。
  
    在这种大背景下,森林防火吉祥物设计大赛的意义就不言自明了。以我的观点,它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设计、推出一个用于森林防火的人物或者吉祥物的卡通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在绿色传播活动的策划、实施中起到的表率和带头作用。可以预见,它将引发一系列创意新颖的、生动活泼的、受广大民众欢迎的社会性、民众性的绿色传播活动的热潮。
  
    传播学告诉我们,广大受众在选择性接受信息时具有明显的易得性。也就是说,那些简单、浅显、直白的符号,比那些深奥的、枯涩的道理,容易为大众接受。从这种意义上说,吉祥物的设计显然更容易走近大众。同时也说明,高质量的吉祥物设计作品,除了满足主题突出、艺术性强等标准外,还要直观、明确、一目了然、易辨易记,过目难忘,同时符合中国广大民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口味。
  
   中国森林防火吉祥物设计大赛活动本身,就应该成为一次全社会的森林防火意识的强化和洗礼。这就需要广泛发动,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其中。要努力增强活动本身的影响力、吸引力、冲击力和持久力。
  
    首先,要进一步扩大这次活动本身的影响,提升这一活动在社会上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即使不能像超女、魅力新搭档、我型我秀、梦想中国那样家喻户晓,也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形成一定声势。二是动员更多的人直接参与大赛。尽量降低参赛的门槛。一方面要关注专业人士的佳作,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来自百姓中的作品。三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展示,以鼓励和调动广大民众参赛的积极性。四是广泛听取广大民众的意见,可以和一些著名网站联手,采取网上投票、手机投票等多种形式,让民众品头论足,发表意见。
  
    为了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中国绿色时报还适时推出了《森林防火 走近你我》专栏,应该说是对这一活动的呼应和延伸,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是探索如何使绿色传播大众化的有益尝试。相信能够得到更多的读者响应。同时也相信在编辑的努力下,策划出新,运作有效,典型经验频出。
  
    我们为中国自己的“防火熊”即将问世叫好。同时,我和我的学生们还将密切关注大赛活动的进展和专栏开办的情况,以此作为一个范例进行相关的总结、分析和研究,从中学到对整个绿色传播活动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规律。
  
    相关链接http://www.greentimes.com/News/lm_198/64192.asp>中国绿色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