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油荒,房荒,钱荒之后?

(2007-11-23 13:01:42)
标签:

it/科技

分类: 社会杂谈
   2005年8月“油荒”过后,深圳迎来了有莫名其妙的“房荒”,时年,深圳又是另外一番景象。2007年11月1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深圳银行提款受限续:当地现金投放量占全国近半”,显示出银行的窘迫。深圳人觉得取钱越来越不方便了,有人冠之为“钱荒”,颇有创意。
 
  “钱荒”因何而起,只要到华强北电子市场转几圈就会明了。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每天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10余年来,这里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采购商的结算方式。以前,他们多揣现金而来,现在只需一张银行卡或一个操作指令就足够了。这种结算方式下,深圳的银行账户常常被大量提现。自2002年以来,交通银行在华强路三个网点的现金投放量就占到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的60%以上,而整个深圳现金净投放的一部分就是通过交通银行太平洋卡提现完成的。
 
  影响深圳现金净投放还有人民币与港币的兑换。由于深圳的汽油价格远低于香港,部分香港公司直接向这两间国企的深圳加油站买油,但由于两家集团公司严禁旗下公司收取外币,买油的香港公司便向地下钱庄支付港币,待地下钱庄转换为人民币后,香港公司再将买油款项存入两国企的银行帐户。
 
  “房荒”是人为的,“钱荒”也是人为的,都是因为“人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