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轼《姚崇传》详注2

(2022-07-11 17:22:02)
标签:

姚崇

详注

传记

朱轼

文化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朱轼《姚崇传》详注2

时帝方励精图治朝夕咨访他宰相畏帝威皆谦惮惟崇应答如响遇事裁决无滞碍故帝独专任之崇偶有事谒告十余日政务委积卢怀不能决惶恐入谢帝曰卿坐雅俗耳崇既至须臾裁决俱尽崇常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内侍力士陛下新即位宜与大臣裁可否今崇亟言陛下不应非虚怀纳谏者帝曰我任崇以政大事吾当与决至用郎吏崇顾不能而重烦我耶崇闻乃安由是进贤退不肖黜陟以明

开元三年山东蝗民不敢杀拜且祭崇遣御史督州县捉之怀以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若杀蝗有祸臣请当之四年复蝗崇又命捕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蝗乃天灾刘聪捕之不克为害益甚崇牒若水德不胜妖今日圣朝妖不胜德古之良守蝗不入境今坐视食苖不救,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

议者犹喧哗不止帝疑复问崇曰庸儒泥文不知事变魏与后秦小忍不除至牛马相噉其毛民遂相食今纵不能捕尽不犹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蝗害顿息

卢怀慎卒乾曜代之崇病谒告凡大政事帝必令乾曜就咨。乾曜所奏善帝曰是必崇画之有不合则曰何不问崇帝以崇第僻远诏徙寓四方馆馆华大崇让不敢居帝曰恨不使处禁中何避也久之崇还政举宋璟自代乃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时开元四年也诏五日一参入阁供奉八年授太子少保九年卒年七十二谥文献遗戒薄葬治丧不许用浮屠法

崇三宰相皆兼兵部尚书缘边屯戍斥堠士马储械无不谙记时承外戚干政之后纲纪大坏先天末宰相至十七人台省要职不可胜数崇常先有司罢冗职修制度择百官各当其材由是天子责成于下而权归于上天下以治

论曰姚崇救时相也舎人齐干言之矣即崇所自任亦无以过于此崇轶事尚多大抵好将顺用权术其瑕而取其瑜然作相时陈十事于始率皆施行罢相时荐宋璟自代不负所托可谓得相体矣

注释:

中国宰相制度,宰相是“百官之长”,是辅佐君主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执政官的泛称。秦称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秦汉分左右,左丞相更高。右丞相相当于副职。隋唐形成三省制,三省长官均称宰相。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都属于宰相,后统一规格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多相制中获得专任,意味着是实际上的首相。

卢怀慎,坐镇雅俗,实际上等于利用其声望,不能用其才干。参阅《伴食宰相》。用人上既维护了多相制度,又能专任,并且保证专任到调整的转换,也是皇权一种保证。

内侍即内官侍从,皇帝身边跟班的宦官。高力士(684-762),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唐代著名宦官,幼年入宫,高延福养子,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追赠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

官吏的升降。黜:废掉官职;陟:提升官职。《尚书·周官》:“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倪若水事,新旧唐书有载。姚崇牒若水书,另见《报倪若水捕蝗牒》详注。

古代以十斗或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蝗害顿息:因为对众人议论纷纷,皇帝没有疑虑,姚崇坚定不移,作者相当赞赏,所以对害的消灭也用夸张。实际只能渐息,顿,立即、立刻、不久、很快。

四方馆,隋唐官署名。以接待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分设使者四人,各自主管双方往来及贸易等事。隋属鸿胪寺,唐属中书省,以通事舍人主管。相当于今之国宾馆。下文禁中即宫中。

屯戍斥堠,驻军、侦察的军事设施。谙记,熟记。

得相体,知道做宰相的根本,有做宰相的风度或样子。反之曰失相体,没个宰相样。汉代以公孙弘为得相体,后有段韶、赵鼎皆得宰相体。《金史·完颜奴申传》:“金自南渡之后,为宰执者往往无恢复之谋,临事相习低言缓语,互相推让,以为养相体。”作者朱轼略瑕取瑜,可以算自道为史之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