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姚韫墓志铭详注2
(2022-10-04 18:43:18)
标签:
姚崇详注墓志姚韫姚勖杂谈 |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
《唐姚韫墓志铭》详注2
子讳韫,字待价。开元中书令梁国文贞公讳崇五代孙。高王父讳彝,光禄少卿;曾王父讳辟,河南丞,当天宝燕寇陷洛都,立明勋,殁王事,赠太常少卿;王父讳偕,监察御史里行;父长孺,今以祠部郎兼侍御史赐紫鱼袋为宣武军行军司马。外王父平凉员公讳结,登进士第,尝正字秘省。中子,郎中冢子也。幼敏惠,有因心之孝,行止动静,惟仁是守。成童,搜六籍,猎百氏子史,校古人行,以酌世之宜。得一善,则拳拳伏膺,而不失之。寡言,沉厚,无戏弄,喜怒不变貌。未弱冠,而成人之德完备,炯若珪璧,俨若清庙器。学五字诗,往往峭绝,有作者风。
注释:
姚韫,字待价。命名出成语“韫椟待价”,取义怀才待用。《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红楼梦》贾雨村自撰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即此义。
开元(713-741)是唐玄宗的年号。姚崇其时任中书令,当时也叫紫微令。封梁国公,谥文贞。故称。崇-彝-辟-偕-长孺-韫。故称五代孙。
姚彝(677-716年),字德常,姚崇之子。封虢县开国子,食邑四百户。乃拜邓州海州刺史,拜光禄少卿。光禄少卿是光禄寺的副长官,唐代为从四品上。另有墓志,可参阅相关详注。高王父即高祖。
曾王父即曾祖。姚辟死于王事,当时可称烈士。天宝(742-756),唐玄宗年号。燕寇,指安禄山。洛都,唐代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时号称神都。安禄山攻陷洛阳,建立燕国,也以洛阳为都。下有河南府河南县,丞应是河南县丞。县级副职,京县副职可达六品。太常少卿,太常寺的副职,从四品上。
王父即祖父。姚韫祖父名辟。监察御史里行。官吏定员之外,唐代多称多称“里行”。唐太宗贞观(627-649)初,马周以布衣进用,令于监察御史里行,后遂常置,员额为监察御史之半,俸禄稍减,职事略同。隶属于御史台。祠部隶属尚书省。祠部郎也称祠部郎中,六品。掌管祭祀。元帅府有行军司马,掌管兵器战法,协助练兵。唐代使下设行军司马。宣义军驻滑州,今河南滑县。
姚韫是姚长孺的次子,也是冢子。冢子指嫡子,一般即家族继承人。
成童,指青少年时期,一般为十五岁左右。这里说姚韫能读百家之书,效法古人,参酌现实便宜行事。
弱冠指二十岁。古人以为成年。有作者风,指能执笔窗独立作文、创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