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事要说详注1
(2022-03-18 14:07:53)| 标签: 姚崇唐玄宗十事要说详注文化 |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 
十事要说详注
姚崇
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比来壬佞冒触宪纲,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预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於上,公卿方镇,寝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贞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
注释:
唐开元元年(713),唐玄宗不顾某些大臣的激烈反对,毅然任命姚崇为宰相。姚崇提出要唐玄宗答应他十件事后才愿意接受宰相职位,后世史家称为“十事要说”。这里的“要”,可看作是任职前提条件。文见于《全唐文》,但并非上书式的奏疏,而是从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姚宋》录出而已。
垂拱(685年正月-688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则天的年号。
牵复,牵引回复正道。《易·小畜》:“九二,牵复,吉。”孔颖达《疏》:“牵谓牵连,复谓反复。”《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复之义。”吕延济《注》:“言相引复归顺道以为善也。”
壬佞,奸佞。《书·皋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宦竖,阉人,同义。士大夫对宦官的贱称。
贡献,贡品。寝,渐。租赋,即赋税。唐代租指田赋,赋指税赋。
贵主,尊贵的公主。台省,即政府办事机关之三省六部。亵狎,不庄重、不严肃。
燕钦融,洛州偃师人也。景龙末,为许州司户参军。时韦庶人干预国政,盛封拜群从子弟。又与悖逆庶人及驸马都尉武延秀、中书令宗楚客等将图危宗社。钦融连上奏其事,庶人大怒,劝中宗召钦融廷见,扑杀之。《新唐书·姚崇传》:“武三思用事,京兆韦月将、渤海高轸上书言其恶,帝榜杀之,后莫敢言。”
请绝佛道,先从皇帝开始。上皇,指唐睿宗。姚崇与佛道的关系,参阅任文武《从上从实从众》一文。
汉代吕禄、王莽、阎显、梁翼,或造反,或弑君,都是外戚。吕禄(?-前180),砀郡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人。汉初高祖皇后吕雉的侄子。王莽(前45-23),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阎显(?-125),东汉荥阳人。顺帝朝车骑将军,安帝皇后阎姬的兄长。梁冀(公元98-159)字伯卓,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泾川县)人。东汉时期外戚、奸臣,大将军梁商之子,顺烈皇后兄长。唐代长孙无忌、武三思、杨国忠都属于外戚。唐代自开元之后,外戚专权罕比较见。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