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端传》注释

(2011-07-02 07:57:14)
标签:

曹端

渑池

宋体

西铭

注释

分类: 细读经典夜温识小

《曹端传》注释

《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儒林传》有《曹端传》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二子瑜、琛,亦户端墓,相继死,葬暮侧,后改葬渑池。
  端尝言:学欲至乎圣人之道,须从太极上立根脚。又曰:为人须从志士勇士不忘上参取。又曰:孔、颜之乐仁也,孔子安仁而乐在其中,颜渊不违仁而不改其乐,程子令人自得之。又曰: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焉。性即理也,理之别名曰太极,曰至诚,曰至善,曰大德,曰大中,名不同而道则一。初,伊、洛诸儒,自明道、伊川后,刘绚、李龥辈身及二程之门,至河南许衡、洛阳姚枢讲道苏门,北方之学者翕然宗之。洎明兴三十余载,而端起崤、渑间,倡明绝学,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所著有《孝经述解》、《四书详说》、《周易乾坤二卦解义》、《太极图说通书》《西铭》释文、《性理文集》、《儒学宗统谱》、《存疑录》诸书。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初,端作《川月交映图》拟太极,学者称月川先生。及殁,私谥静修。正德中,尚书彭泽、河南巡抚李桢请从祀孔子庙庭,不果。

注释一、曹端,生于1376年。卒于1434年.据传文之卒于宣德九年与年龄六十发和岁可知。曹端是明初理学之冠,也是渑池历史最有名的思想家。曹端把倡明理学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其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四书详说》、《性理文集》、《夜行烛》、《拙巢集》、《存疑录》、《〈孝经〉述解》、《训蒙要纂》、《家规辑略》、《录粹》、《尤文语录》、《儒学宗统谱》、《月川图诗》、《月川诗文集》等。清代张璟又集曹端遗文八种,合刊为《曹月川先生遗集》。今有《曹端集》。

注释二、《河图》,从黄河上出现的图形。是龙马身上的图案,相传是伏羲画八卦的依据。图如下:

注释三、洛书,相传是洛水龟背上现出的图案。叫洛书也叫龟书。是中国造字的最早源渊与依据。《周易·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图相当于现代工业的一个九宫图。图形如下:

注释三、《太极图》,相传是宋初陈抟所作,传至大儒周敦颐,作《太极图说》。传于今。太极与八卦相联,是古代儒家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法。图如下:

 

注释四、《通书》,周敦颐作,也叫《易通》。属于阐发《易经》哲学的著作,在易类型著作中属于“象数派”。

注释五、《西铭》。北宋哲学家张载主要哲学著作是《正蒙》,其中一篇名为《订顽》,一篇名《砭愚》。此两文原是张载刻在书房两个窗户上两段文字。《订顽》在西,称为西铭,《贬愚》在东,称为东铭。《西铭》中的思想是宋代哲学思想基础之一。王夫之有《张子正蒙注》,天天新前此有博文专门说到《西铭》。《西铭》原文不长,全录如下: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赐类。不弛劳而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注释六、《夜行烛》,曹端的一种著作。主要内容是排佛。文中所说佛氏即佛家,老氏即道家。

注释七、谢应芳《辩惑篇》,《明史》同卷有《谢应芳传》。传文是:谢应芳,字子兰,武进人也。自幼笃志好学,潜心性理,以道义名节自励。元至正初,隐白鹤溪上。构小室,颜曰龟巢,因以为号。郡辟教乡校子弟,先质后文,诸生皆循循雅饬。疾异端惑世,尝辑圣贤格言、古今明鉴为《辨惑编》。有举为三衢书院山长者,不就。及天下兵起,避地吴中,吴人争延致为弟子师。久之,江南底定,始来归,年逾七十矣。徙居芳茂山,一室萧然,晏如也。有司征修郡志,强起赴之。年益高,学行益劭。达官缙绅过郡者,必访于其庐,应芳布衣韦带与之抗礼。议论必关世教,切民隐,而导善之志不衰。诗文雅丽蕴藉,而所自得者,理学为深。卒年九十七。

注释八、霍州学正。霍州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为县极市霍州市。是西周霍叔的封地。明代霍州为州,曾经于元贞三年(1297年)起,重立霍州,统管霍邑、赵城、汾西、灵石、岳阳5县。明代主管教育的官员,叫学正,正九品。一般隶属于国子监,路州县也可以立学正。下文所说的蒲州,也在今山西省。古称蒲坂,唐设蒲州,后称河中府。明代复设蒲州,其地略等于今山西省永济市。

注释九、明道、伊川,二人名,即二程兄弟。中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hào](10321085)、程颐[yí](10331107)的并称。二人为嫡亲兄弟,河南洛阳人,均出生于黄州黄陂县(今属黄冈市红安县)。程颢字伯淳,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

注释十、刘绚、李龥辈。这类人皆是二程之后学,伊洛之后立宗创派的人物。

注释十一、河南许衡、洛阳姚枢讲道苏门。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先生,出生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宋宁宗嘉定二年、元太祖四年)四月初三,为农历己巳年己巳月丙寅日、公元 120958日,卒于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三,为农历辛巳年壬辰月戊戌日、公元1281323日,葬于至元十八年四月二十,为农历辛巳年癸巳月乙酉日、公元128159日。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人,谥文正,封魏国公。他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姚枢(1203~1280),字公茂,号雪斋,又号敬斋,柳城(今河南西华,一说属广西)人,后迁洛阳,元初重臣和著名理学家。姚枢本是金朝人,天资聪颖,志向远大,以勤奋好学著称于世。1232年,姚枢与另一名儒士杨惟中北投蒙古窝阔台汗,得到赏识与重用。苏门在今河南省辉县市。

注释十二、经师,人师。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晋袁宏《后汉记·灵帝纪上》: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故欲以卖丝之质,附近朱蓝耳。

注释十三、谥号与从祀。曹端死后,学生们给他一个谥号,叫静修,因为这个谥号没有朝廷的批准,就是私谥。后来致了明熹宗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朝廷赐曹端一个谥号,叫做清修;到了清代咸丰十年,即公元1860年,经清廷批准,曹端才正式从祀孔庙,位在许谦之次。

注释十四、文中端尝言一段,句中含有中国传统名言著作的省略。分释如下,读者可以参酌:《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论语·里仁》:“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又:“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述而》载:"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通书·富贵第三十三》:“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通书·颜子第二十三章》: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程氏遗书》卷二程颢曾回忆说: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代哲学也以大学中庸合称大中。明代泰州学派有大中理论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