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讲校讲演稿
(2009-12-23 08:31:54)
标签:
文化 |
校长讲校讲演稿
渑池二高校长
如何办好一所学校,把学校办成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的学校。这是一个难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上学难,政府扩招。办学难,学校搞建设。但教育发展远远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长期应试教育的弊端,教育问题长期积累越来越多,人们对教育的要求高了,教育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办学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渑池二高任校长三年,三年来,我们有一些想法与做法,不敢说是成绩或经验。我只想说说自己的体会。
渑池二高是一所有光荣传统的学校。这个传统是一代代二高人积累起来的。许多的传统总结起来,有两点特别突出。一是危机意识,一是吃苦精神。由于有了这些传统,二高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现在,渑池二高由一个乡镇高中进入三门峡市重点高中行列,时代也跨入二十一世纪。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摆在面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二高的情况是,生存问题解决了,发展的空间却极度受限。我们仍然有危机。学生扩招了,但扩招后的生涯素质普遍降低,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却相应提高。我们的办学管理也需要创新。我们办法就是实干创新。
我认为,办好一所学校,首先是依法办学。其实,我们为了片面的学校利益或个人利益或者一时利益,想了许多,做了很多,好像说是为什么理由,有时好像是捷径,但实行下来,有许多后遗症,最终结果却是绕了一上大圈,回到原点上或一直在原点徘徊。国家制定了法律,推行政策,为教育提供了相当充足的理论与实践的法则与依据。求实,就是不取巧,不走捷径。科学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这也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步。依法,就要严格,国家推行教育,倡导全面发展的,这是高屋建瓴的总方针,国家提倡以人为本,鼓励正常的竞争,如果我们搞的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搞不正当竞争,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些内部可集团的小利益,长远看来是对社会对教育的不负责任,也是误人子弟。
依法办学不是紧箍咒,而是原动力。依法办学,强调一种负责精神。办学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一种光荣的使命。只有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才能保证办学的质量。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激发教师、学生学习、创新的动力与热情。比如说收费,你不收费或者少收费,学校经费就有困难、校外会因此传出学校层次与水平不足的流言。再比如学生安全问题,我们仅仅为了应付检查,会觉得浪费时间,陷于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我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就会觉得现在的孩子贵重,生命的价值得到了最有力的体现也应该是在学校得到保证。
依法办学不是一句空话,它落实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照上级的指示、对照国家的法律政策,我们心中有数。办事就有了动力有了方向。
作为依法办学的延伸,学校建立健全一套学校规章制度。有了制度的依据,班主任、科任老师就有了工作的依据。制度上墙,无形中既是约束,也是促进。
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校,树立学校的正面形象,从上到下,尊重法律,遵守纪律,实际是爱国的表现,也是德育的主题。时间一长,大家有个普遍的感觉,人人都遵守纪律,好像纪律形同虚设,这正说明我们依法治校,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已经深入人心。
在依法办学的前提下,其次是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作为一种办学理念,我们不能限于提出来,重在落实下去。也就是不仅说出来,而且要干起来。从管理上讲,教育以老师为本,人是最能动的因素。关注人、造就人,由合格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老师也是人,学生是人,教育事业就是人的事业。人最难管理与塑造,但塑造之后的成就却是长久地共享。让每一人都和谐地生活在校园,在校园成长,是我们的理想。
关心教师的职业成就,校内校外注重培训与学习,给他们充分的发展自己的机会,成就自己的平台。给他们压担子、加重任。同时也关心教师的生活状态,给他们分忧愁、解患难。让他们放心,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学校对他们的个人与家庭,对他们的全部生活尽管不能一一顾及,但始终是负责任的。这一方面,我们重点是从运动器材的购置、健身房设置、定期对老师家庭家访来进行。学校制订计划,把教师的教学计划与生育、结婚生育买房的计划都考虑在内,深得教师的好评。进入我校没有多久的青年教师郝创飞,今年所带应届班成绩突出,他的最大体会就是,在二高,没有后顾之忧,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何况只有身心投入,我才能展翅高飞。
关心学生的校园生活,不仅仅限于他们的学生与成绩。他们想的什么,他们玩的什么,吃得怎样,住的怎样,他们有什么疾病,他们有什么困难。他们的忧乐就是我们的忧乐。让学生会学,就要知道他们的兴趣所在,然后才能有力有效地引导与启发。我们不是讲启发式教育么?有些学生启而不发怎么办?这是教育者的问题。对学生还不太了解。现在的学生往往自我意识较强,自尊心较强。而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向度恰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恰恰是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前提。
以人为本。广义地说,还包括联合家长与社会。对教师,给他们适当的名誉,社会声望也是激发教师工会动力的一部分。对学生,重点是家长,尊重家长,及时沟通,也是教育有一种手段。形成教育的合力而不是分力。学校年年改进家长会模式,获得社会普遍好评。他们在学校得到了尊重,进行了交流,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把学生放入二高,我们放心。这也是以人为本进行管理的优越所在。
以人为本的落实,重点在提升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价值。而人的价值的最高度就是精神价值。弘扬一种精神,爱国、爱校、爱家,是我校精神教育的主旋律。形成的结晶就是国爱、校爱、家爱或者,完整地说,是人与人的爱的交流。爱是我们的基石,也是我们的目的。国家要建立和谐社会,我们的目标就是和谐校园。只有和谐的才是美的。
以人为本后面,接着说追求卓越。以人为本是基石,就是对所有人都一样。但我们还必须正视现实,那就是教育本身也有区别人的作用,选拔人的作用。选拔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竞争。现代社会讳言竞争是不现实的,学习总要以分数计,社会总要三六九等。做到比他人做得更多更好,学习要比他人学得更多更好。这就是追求卓越。把追求卓越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做完美的自我。这种追求贯穿于高中教育的始终也普及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强调竞争能力精神性,注重竞争的和谐性,是以人为本的妙用。
如果说依法办学,保证学校的合格的,那么,以人为本,保证学校是优秀的,不全格的优秀只可能是作秀。同样,追求卓越则不同。如果大家都是优秀的,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那远远不是目标。我们倡导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更好的最好的。做最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这才叫卓越。用爱字来表达,那就是,每一个人都很优秀,但你要做最优秀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但你一定要做最好成绩的学生。
有人说,如果学生不全面发展,体育不足是废品,智育不足是次品,德育不足不危险品。能工作能学习是合格,工作好学习好才是优秀,工作突出、学习突出才是卓越。俗点说,干,就是合格,爱,才能优秀。有爱能干,超过他人,这样才是卓越。高中毕业,你就是合格,考上大学,你才是优秀,能考上名牌大学,你才叫卓越。我们重视转化转化差生,但我们更注重培养尖子。渑池二高2005年培养出一个三门峡部分第一名,张绍欣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就是名牌效应。
人是要有点追求的,而追求总是向上的,二高目前就处于向上的状态。追求卓越,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卓越。近年我校的教学成绩年年有进步,各种记录不断刷新,但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校风正,精神好。团结务实创新勤奋,但我们有追求,为了追求,我们有爱,有实干,有牺牲,我们问心无愧,而且想信,胜利与辉煌是属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