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王阳明全集札记:泝濂洛以达洙泗

(2009-01-23 20:35:32)
标签:

有子

子游

回言

忠恕

孔子

龙溪

王阳明

文化

分类: 细读经典夜温识小

11)       则近时洪甫与汝中王子辑而附焉者也。天天新按:汝中王子,即王汝中,字汝中,名畿,号龙溪,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王阳明得意弟子之一,阳明学代表人物之一。世称龙溪先生。翻译作“汝中的王先生”。显然有误,恐怕译此段者并不熟悉王学人物,且并未读此《全集》。我替译者下一语:我是搞翻译的,读原文干啥?

12)       隆庆壬申,侍御新建谢君,奉命按浙首修公祠,轩田供以公祀。天天新按:隆庆壬申,此《全集》始编成印刷之年,公历1572年。谢君,即谢廷杰,字宗圣。按浙即巡按浙江省。断句,“首”字前应该加逗号。此首犹出头、倡导。

13)       尝观《论语》述孔子心法之传曰:一贯即已,一言尽之。天天新按:《论语·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又,《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徐阶述此,言阳明之学的源流与编全集的作用。

14)       于是,取《孟子》所谓良知合诸《大学》,以为致良知之说。天天新按:《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5)       《重编例言》。天天新按:此文不署作者,似未完。结尾段说“一、”,而没有“二、”。怅然久之。

16)       《传习录序》。门人徐爱撰。孔子谓子贡尝曰子欲无言,他日则曰吾与回言终日,又何言之不一邪?天天新按:“子欲无言”“子”恐是“予”字之误。《论语阳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又,《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7)       《阳明先生文录序》。文录乃钱德洪编,序言乃守益作。作序时间是嘉靖丙申春三月。天天新按:嘉靖丙申即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钱德洪(1496—1574)名宽,字德洪,号绪山,余姚城区人。人称“王学教授师”。邹守益(1491—1562)字谦之,号东廓,学者称东廓先生,江西安福人。二人均为王阳明弟子。

18)       夫子既没,门弟子欲以所事夫子者事有子。夷考其取于有子,亦曰:“甚矣其言之似夫子也。”天天新按:《礼记。檀弓上》: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有子事亦见《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孟子·尽心下》:“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赵岐注:“考察其行,不能掩覆其言。夷考就是考察的意思。此句翻译作“夷考察”,显然有误。

19)       盖在圣门,唯不迁怒不贰过之颜,语之而不惰;其次则忠恕之曾,足以任重而道远。天天新按:颜即颜渊,曾即曾参。语之而不惰,应该指《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而不是翻译所谓的“多次提及”。曾之忠恕即前已引之《论语·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又,不迁怒出自《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任重道远句出自《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0)    沂濂洛以达洙泗。天天新按:沂应用泝,泝,同溯。“承顺程朱之学而达于孔孟之道”。此句翻译大意尚可,但不尽准确。严格地说,濂溪与洛水处的濂学与洛学合称濂洛。濂溪先生周敦颐开创的儒家学说叫濂学。二程学于周,二程的学说叫洛学。孔子讲学的地方,洙水绕其南,泗水经其北。故称孔子学说为洙泗之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