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元和堂-迷罗
元和堂-迷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334
  • 关注人气:27,3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分上女人要看脸色吃饭

(2009-09-18 09:32:25)
标签:

迷罗

秋分

养生

察言观色

脸色

暗淡

光泽

黄脸婆

健康

分类: 元瑜伽节气养生

 

    秋分上女人要看脸色吃饭

   我们都知道清代有个大贪官和珅,这个人不得了,风光时担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重要职位,皇上还把他最宠爱的十公主嫁给他家做儿媳妇,为皇上宠信之极,他是怎么得到皇上这么宠信的呢,就是因为他有一项本事——察言观色,他能从皇上的脸上读出喜怒哀乐来,所以能顺着皇帝的心思来办事,自然受到皇上欢心。中医里也有这么一门察言观色的学问,不过是看人的健康,我一看你的脸色就知道你有什么问题,这可是一门很实用的学问。

 

   现在马上要到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上,秋分用俗话讲是入地户,什么意思呢?这个时候,大地之门打开,天空中的阳热之气要回收去了,人体的阳气也是这样,春夏上养了半年,现在该收回去储存了,这是人体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春夏上我们播下的阳气的种子让它发芽,生长到秋天结了果实,要收到仓库里去了,冬天就有饭吃,不会饿肚子,但是如果你在春夏上没有好好干活,偷懒了,到秋天上收的果子不过,到了冬天你就要饿肚子了。

 

   在这段时间,肝肾肺这三位胃口最大,吃不饱就虚,虚了就给你脸色看,不同的内脏虚会有不同的脸色,我们来看看,你现在正是什么脸色,最近起床有没有照镜子,你肯定会说,这还用问,我每天都照,但是你留意过自己最近的气色了吗?有的朋友她会留意,说感觉到自己最近气色不好了,但是怎么不好了呢?是什么气色?这才是关键,你懂了这个就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了。

 

   我们先说第一种,也是人们最常见的——黄色,我一讲到这,很多女士就点头,尤其是年龄大一点的,总是看着自己的脸上泛点黄,暗黄或者腊黄,难怪女人一到中年,很多人都喜欢用一个词来称呼——黄脸婆,但是男士们你可别随便这么叫,女士们不爱听,我一个朋友那天听我说完,回家一看他老婆啊呀大叫一声:“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黄脸婆”,结果一礼拜没给他做饭。看到没有,虽然脸色在那摆着呢,你也别直说,你要换个有智慧点的方法,你要说,呀,老婆,你最近怎么气色有点黄?这是脾胃虚了,要补补脾胃,老婆你辛苦了,(为了这个家把脸都熬黄了,你看跟老婆可不是卖弄你学问的时候,你要表达出关心。)记住了,黄色是脾胃虚了。

 

   那接下来说第二种颜色黑色,真的黑色在现实中是不多见的,小说里面会有这样的形象,像张飞、李逵、包公……在有的文学作品中形容他们的脸黑到什么程度呢,有个词叫“面如焦炭”,如果在现实中真见到这么黑的脸怕是尿毒症的前兆了,因为肾的问题表现在面色上是黑色,但是这种黑不多见,常见到的是暗淡的颜色,脸上发暗,没有光泽,有的像蒙了一层灰,这一般属于肾虚的状况,记住这一点。

 

   好,那最后一种是白色,有朋友就会问,怎么白也不对了呢?女人们都是很追求皮肤白的,俗话说:“一白遮三丑”。但是我们说的这个白不是健康的白,健康的白呢,是百里透着红润,皮肤细腻有光泽,而不健康的白,是白的没有血色,没光泽,苍白或者惨淡的白,典型的代表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很白但是不红润,我们不要跟她学,红楼梦里面追求的是一种病态美,林黛玉就有肺病,到最后咳血是不是?所以,女生要想白,得肺病就好了,但那不是健康的白,要白,更要红润,还要有光泽,这才是最好的,记住了,白,反映肺的问题。

 

   好,现在让我们来复述一下。脸色黄反映什么问题?暗黑反映什么问题?白反映什么问题?你看,懂了这些你马上就能给人去看健康了,但是看出问题来该怎么调呢?更简单,记住一个原则,当你脸是什么颜色的时候,就去多吃什么颜色的东西。因为五种颜色的食物是对应五个内脏的,我们来看,脸色泛黄代表脾虚,就要多去吃黄色的东西来健脾,那想想看,黄色的东西都有什么?小米、玉米、黄豆、南瓜、土豆、红薯……这一类的东西就要多去吃。那脸色暗淡、偏黑的时候呢,就要多吃黑色的东西来补肾,那黑色的东西有:木耳、黑豆、黑米、蘑菇、黑芝麻……肺虚的白呢?就要多吃白色的东西去养肺,有:银耳、百合、麦冬、莲子、梨、藕、山药……

 

   看到这里,我们知道怎么调了吧?入秋以后阳气收敛,要抓紧做好保养功课,从今天起,再照镜子就不要只是去看那些斑点和痘痘了,要去留意自己的气色,这里面隐藏了你内脏的健康信号,要想健康,就要学会看自己的脸色去吃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