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瑜伽节气养生之大暑篇

标签:
元瑜伽节气养生大暑养生大暑西瓜伏贴博客中暑健康 |
分类: 元瑜伽节气养生 |

这两天见到很多学员都贴上伏贴了,呵,中医的疗法深入人心呀,我这边的话现在制药粉不方便,否则给朋友们都张罗贴上。
这两天比较忙,很久没上来和你聊天了,你还好吗?
最近事情多到把每天仅有的一点空余都占了,博客都好久没更新了,于我来说这是很痛苦的,希望这种状况能早点改善。
转眼又到一个新的节气了,在大暑里我们都该注意什么呢?
大暑可以说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气温常在四十度左右,是最容易中暑的时期,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
暑为阳邪,当它侵犯人体,可导致腠理开泄多汗,汗出过多,会耗伤津液,津液亏损会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的症状,在大量出汗后,往往气随津泄,从而气虚,可见气短乏力,疲劳肢软,甚至突然晕倒。
若扰乱心神则会出现心烦闷乱,心神不宁,睡眠不安。
暑多挟湿,夏天多雨潮湿,因天气炎热食生冷易伤脾胃,脾本来主运湿的,但现在脾失去健运的功能,则湿从内生,有很多学员问我内湿到底怎么来的呢,其实就这么来的,脾弱不能运湿,则内湿从生,所以去湿的关键是健脾呀,若暑病挟湿,则四肢困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常见的暑证分两种,中暑和伤暑。
前者为急性,后者为慢性。中暑多为突然发病,应用芳香开窍法,最简单是服用藿香正气水。伤暑多表现为身热多汗、头痛无力、气少倦怠、恶心胸闷、口渴喜饮等,最简单的方法是多喝绿豆汤。
自入伏以来,天气明显闷热异常,所以大多数学员都表现有伤暑症状,可饮用西瓜汁、绿豆汤、酸梅汤等来清热解暑,给大家推荐一个清解湿热的方子,若出现伤暑的症状可用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
怎样能确定自己是否感受暑热呢,从这么几点可以检测:一面色通红、发热。二舌红、苔黄。三分泌物、排泄物粘稠。四口渴喜饮。五躁动不安、畏热喜凉。
那我们的功课呢,就是要在小暑功课的基础上增加脾经太白、公孙与阴陵泉三穴的刺激,可健脾胃,祛暑湿,调肠道。另外若身热烦躁、睡眠不安的朋友配合敲揉心包经。
若症状明显,可用元瑜伽的朱砂掌拍打肘窝,清除心火暑热。

太白穴
公孙穴
定位:在足内侧,第一跖骨基底部下缘,当赤白肉际处。
主治:常用于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肠鸣、腹痛、泄泻等病症的治疗和保健。

阴陵泉
定位: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约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
主治: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