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吉祥

标签:
美食 |
http://s10/mw690/001mMSf7zy6OUIXkS6de9&690
羊年说羊
邸永君
马年即将过去,羊年已经在向我们招手。此时此刻,一个绰约、优雅的身影浮现于眼前,挥之不去,令人心境久久难以平复。
羊伴随人类的时间之久远、与人关系之密切,的确值得大书特书。因其形体适中,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不似豺狼虎豹之凶猛令人毛骨悚然,于是便成最理想的狩猎目标之一。又因其食之者草,产出者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顺,易于驯服,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榜”上有名,且位居前列。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羊可承载艺术。由于其很早便走入人类视野,因而在早期原始文化遗存中活灵活现,荦荦大观。斑驳的岩画中,有它们壮硕的身影;陶器的图案里,有它们美丽的面容;从商代的“四羊方樽”、“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型铜灯”、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羊的各种形象随处可见,给世世代代的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审美享受,成为人们生活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羊可代表美丽。汉字中的“美”字,即由“羊”和“大”两字组合而成。羊大为美,乃古人实用主义审美倾向的生动体现。
羊可充作美食。“鱼”和“羊”结合便成“鲜”字,折射出古人口福不浅,不禁让我等垂涎欲滴。
“羊”字孕育文化。古人以象形之法造出“羊”字,又因之大展其用。《汉字大字典》中,以“羊”为部首的汉字竟多达204个,充分说明其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不知不觉中,羊的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目不暇接。
羊曾陪伴英雄。据《汉书•苏武传》,汉中郎将苏武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匈奴单于背汉妄为,扣留苏武并遣其牧羝羊(公羊)于北海之滨,并扬言“羝乳乃得归”。苏武与羊群为伴,手执汉节,饿吞草籽,渴饮雪水,而不辱使命。直至19年后单于回心转意,苏武才得返长安,受封典属国,留下千古佳话。
羊可启发智慧。据《战国策•楚策四》载,楚怀王听信张仪花言巧语,入秦而被囚禁。襄王即位,不思进取。良臣庄辛进言而不纳,便避走于赵。不久,郢都被秦所据。襄王悔,寻见庄辛。庄辛用“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来鼓励襄王应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用于此处,既通俗易懂,又言简意赅。
羊可象征安泰。古语有“三羊开泰”之说。考“三羊开泰”本应作“三阳开泰”,最早出自《易经》。《易经》以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征。对“三阳开泰”的另一种解释为:11月冬至日的白昼最短,其后则白昼渐长。古人以为此乃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所以称冬至一阳生,12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因此,旧时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愿之辞。而“羊”与“阳”同音,久之便讹为“三羊开泰”。后人附会出“三只大角羊聚立于一处”之特定造型,成为妇孺皆知的吉亨之象。
羊可体现正义。因羊在古人心目中拥有的正直、美好形象,久之便将其神话为正义的象征。据王充《论衡•是应》,唐尧之臣皋陶治狱,辅以独角之羊。此羊对嫌犯“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极为灵验。至战国时,秦楚等国御史、狱吏等执法者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以示庄严神圣。此独角羊名“獬豸”,作为秉公执法的象征,其形象一直用作历代执法者官服图案,直至清末。
羊性素喜清洁。羊愿居于干燥整洁之处,饥餐青草,渴饮清泉,洁身自好,远离污秽。不像某些畜类,终日嬉戏于泥淖之中,饮溺餐矢,藏污纳垢,顾盼自得,不以为耻。
羊虽娴静优雅,人见人爱,却亦小有缺憾,即反抗性差,斗争精神欠缺。即使是被宰杀,亦只低吟一声,便引颈就戮。颇不似猪,虽不能逃命,却愿引吭高“歌”,尽其所能,声嘶力竭,气冲霄汉。猪羊相异至此,其中必有缘由。据民间传说,猪、羊皆因被人宰杀而心中不平,且萌生与上帝(老天爷)讨还公道之念。羊动作轻盈,脚下生风,先得接见。上帝听罢莞尔笑曰:“猪羊猪羊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尔等终日无所事事,专靠人类饲养,却不许人类食尔等之肉,则要尔等何用?尔等应予理解。回去转告胖猪先生,其应泰然处之,不必再劳前来。”羊闻此言,虽仍感悲哀,但思来想去,却觉合乎情理。无可奈何之余,只得打道回府。遇胖猪于途中,只见其气喘吁吁,步履维艰。羊将上帝之言转达。猪心中忿忿,仍觉不公。羊将其强拉硬拽,拖回住所。此后,羊面对屠刀只有叹息;而猪因思想不通,便大喊大叫,直至气绝。
或许是受源远流长、家喻户晓的生肖文化之影响,国人中对羊年持偏见者颇不乏其人,认为羊年生子命运不佳,以致马年之尾,产妇云集;更有甚者,竟不惜提前剖腹,以避其子生于羊年之“厄运”。此举不仅从科学角度而言毫无根据,且就文化传统而论亦属无稽。另一方面,似羊固然不甚惬意,似马亦好不了许多。其实,如此为避羊年而提前剖腹之流,才真正是自寻烦恼、自交“厄运”之辈。
冬去春来,周而复始,12年一循环,直至地老天荒。岁月不居,人生苦短。值此岁末年初,我们似应念马之崇德,扬羊之至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追求美好明天而戮力同心,发奋进取!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http://s11/mw690/001mMSf7zy6OUIZ8vay1a&690
http://s10/mw690/001mMSf7zy6OUJ0OZaF59&690
羊年说羊
聂鑫森
“羊”是象形字,“象头角足尾之形”(《说文》)。上古人过的是游牧生活,羊长得壮,繁殖得多,视为是一件非常吉祥的事。但“祥”字是后来才有的,“吉羊”即是后来的“吉祥”,《说文》解释为“羊,祥也。”
因为羊在上古人的眼中,形象是漂亮的,所以,甲骨文的“美”字,原从羊的形象得来(常任侠《东方艺术从谈》)。同时,羊是温驯忠厚的,便有了“善”字;又有跪乳之礼义,故繁写的“义”字,也带着“羊”字。羊肉鲜美可口,可做出各种菜肴,所以“鲜”字从“羊”。还有一个“羞”字,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左边是“羊”,右边是一只手,手持羊表示进献,张衡在《思玄赋》中说:“羞(进献)玉芝以疗饥。”羊在古代一直被视为吉物,在战国时,被打败的一方开城请隆,往往“肉袒牵羊以迎”(《左传·宣公十二年》),即打着赤膊牵着羊表示诚惶诚恐的意思。
唐人王之涣《出塞诗》中有这样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谓羌笛?即古代羌族人吹的笛子。“羌”在甲骨文中,上部是一对羊角,下部是个人,表示“羌”人是以牧羊为生的民族。
与羊有关的成语也不少,如“亡羊补牢”。亡:是逃亡、丢失的意思;牢:关牲口的栏圈。丢失了羊,赶忙修补羊圈,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语出《战国策·楚策四》。
因两羊相争,以角相抵,死不相让,有一股狠劲,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话:“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疆不可使者,皆斩之。”于是,便有了“羊狠狼贪”,的成语,含有贬义了。
羊的肠子细长而弯曲盘绕,《易林》说:“羊肠九萦。”于是人们用以形容又窄又长的小道山径,如“羊肠小径”。当代著名作家聂绀驽在他的一首诗中说:“山径羊肠平似砥,掌心鸡眼软如绵。”
说到羊,我很喜欢著名画家黄胄和他的弟子王同仁所创造的形象。
黄胄是个功力深厚的画家,笔力雄劲,苍阔老辣,无论人物和动物,皆能独出心裁。他画的驴自不必说,画的羊亦很有特色。我看过他的一幅《羊羔图》,用不同墨色的墨块塑造形体,再用富有表现力的线条略做勾勒,笔墨简洁却又十分丰富。而王同仁画羊,其湿画法颇受人称道,此法多用在皮纸上,先以清水刷湿纸,趁湿先画大的感觉,多用线勾,线条随着水分化开,体现出毛茸茸的韵味;因纸上水分逐渐减少,便逐渐加线积墨,在纸没有完全干透时画完羊的形体;纸完全干透后再用淡赭墨画羊角。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
历代画家画羊,还喜欢配上苏武,用以表达对坚守民族气节、热爱家园的仁人志士的称颂。如明代偶桓题《赵王孙墨羊图》一诗写道:“王孙长忆使乌桓,因念苏卿牧雪寒。落尽节旄无复见,写生传得两羝看。”
中国文化报 2003年1月4日
http://s7/mw690/001mMSf7zy6OUJ2sPpc86&690
金羊开蹄
作者:吴冠英
我的乙未羊年生肖邮票的设计思路,是以肥硕富贵的大角绵羊形象,表现“大羊为美”之意。对称稳定的造型,源自中国民间传统木版年画中象征“四季平安”的大花瓶(因瓶身饰以梅花、牡丹、荷花、菊花四季应时花卉,并取平安的“平”谐意,组合构成四季祥和平安的寓意)。羊角以缠枝花草纹样装饰,象征福气延绵不绝、长长久久。羊身上也饰以祥云和牡丹为首的四季花卉,并以流动的水纹衬托,体现四季和美、平安祥和(“羊”自古与祥并称)、福财延绵不断的寓意。设计时特意将羊身两边的卷毛安排为12个、牡丹为3层花瓣,表达生肖邮票发行第3轮、每轮12枚。色彩以金黄色为主调,既代表富贵吉庆,也象征乙未“金羊”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