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生健康中年 |
分类: 养生保健 |
30岁前,青年人精力充沛,慢性病很少。60岁后,比较注意保健养生,衰老速度并不快。但在30~60岁期间,正是奋斗拼搏期,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差异越拉越大,到60岁的时候,有的精神矍铄,有的风前残烛,有的已然过世。因此人健康的差异取决于中年。
不同的观念决定了对健康的四种态度:聪明的人主动健康,投资健康,健康增值,一百二十;明白的人,关注健康,储蓄健康,健康保值,平安九十;无知的人,漠视健康,随心所欲,健康贬值,带病活到七十;糊涂的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缩水,五十六十。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付出才有回报。一些白领、骨干、精英,他们虽然拥有智商,却缺少健商,虽然学有所成,有房有车,却没有学会关爱自己,结果一个个遗憾地死于无知。痛惜之余,还需再重温一下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的话:“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社会压力是无可逃避的,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完善自己,而不伤害自己。一位企业家,36岁,患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抢救后放了三个药物洗脱支架,花了15万元,出院两个月后又因脑血栓,半身不遂住院。他才36岁,为什么病这么重呢?原因很简单,他虽然岁数不大,但烟龄却达23年,13岁就开始抽烟,酒龄18年,外加赌龄5年,他的病怎么得的?是他自己找来的。正是:“烦恼是想出来的,疾病是造出来的,肥胖是吃出来的,健康是走出来的。”
中年人要健康,必须抓住四句话:三十努力,四十注意,五十轻松,六十成功。总结起来就是说健康要早抓。30岁时就要努力培养健康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是1,其他是0,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健康等于0”。
前一篇:怎样做防癌体检?
后一篇:家长如何谈“性”不变色(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