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生命的学问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先秦诸子宋明理学新儒学国学牟宗三 |
分类: 读书笔记 |
【姓名】牟宗三
【字】离中
【籍贯】山东栖霞县人
【生卒】1909年—1995年
【代表作】《心体与性体》《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
【生平简介】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于1927 年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夺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1949年去台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讲授逻辑、中国哲学等课程。1958年与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励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0年去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1987年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其许多著作被译成英、韩、德等文字。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传世经典】
牟宗三的一生,自称:反省中国之文化生命,以重开中国哲学之途径。他说:“圣人云:‘学不厌,教不倦’,学思实感宁有已时耶?”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的责任感,真实地存在下去,真实地活下去,承当一切。牟宗三一生始终追求良知“在自家心身上作主观的、内在的、润泽的表现”,追求良知在自己生命上受用,即智仁勇“收回来安服自己”。牟宗三认为这些不仅儒者的立身之本,而且也是儒者“生命的学问”。他说:“人要做第一等人,为第一等事。”
牟宗三认为,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是有道统而无学统和政统,内圣强而外王弱。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面临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牟宗三提出了“开出”说即儒家的“内圣之学”而开出“新外王”、由“道统”开出“政统”和“学统”。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良知”的自我“坎陷”,以坎陷出“知性主体”和“政治主体”,也就是从“道德主体”转出“民主”与“科学”。
学术贡献:
一、阐明三教:儒释道三教义理系统之表述。
二、开立三统:民族文化生命途径之疏导。
三、畅通慧命:抉发中国哲学所涵蕴的问题。
四、融摄西学:康德三大批判之译注与消化。
五、疏导新路:疏通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